关于做项目的一点儿体会

         手上的这个项目已经做了一年了,当然也到头了,因为工作岗位要调整不再继续下去了。一年来的经历满多的,记下来吧~

        记得一年前刚参加工作不久,老大突然找我谈话,说让我负责某项目,其实这个项目是满大的,自己从数据库设计到业务逻辑全部要负责,要命的是没有经验,技术 也需要现学,捉襟见肘不说,还要常常加班。但更要命的一个问题在于自己的个性,因为我自己是那种比较内向的人,也是慢热的人,对很多东西要慢慢才能理解。 你想一个不懂又不喜欢多问的人,会是什么状态。(当然也有个客观条件,大家都很忙,没人会给你那么耐心的指导。但是以这个条件为接口的人是好面子的人,我 就是那种人,是做不好事情的)

         根据项目组的需要,我们人员集中到了一起,去另一个BU那里办公。吼吼,热闹了~

          一、需求评审

         开始的日子,天天开会,干什么呢?当然是需求评审。人员也是相当的丰富,从开发到产品经理一个不落。当然对于我来说一片空白,因为没有那些概念,反正你们怎么说我们怎么做就行了呗。但那些所谓有经验的人呢?其实什么都没讲出来,开会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

         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初的需求有根本性的错误和不足,这也是导致项目屡次出问题的原因之一。当然,可借鉴的经验几乎是没有了,但是教训也是有意义的,防止以后重犯。列举如下:

        1、目标过高,不切实际。

         大凡对待一个新生事物,人们都难免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憧憬,好大喜功的情绪开始蔓延。但不要忘了那句话:为了面子和同情心做的事情是注定要失败的。

为什么说目标过高了呢?因为我们的定位是给Product Manager自助制作活动的平台,这其实就没有考虑到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之间的鸿沟,忽略了太多的细节性问题。如果从长远看,PMDIY当然是最好的,同时如果PM可以DIY的话,那所有的配置必须是“傻瓜”型的,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复杂的配置,更别提理解你那些后台的逻辑。但要做到这种“傻瓜”型的配置,必须是十分成熟的,相对固定的业务逻辑才可以。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想一步跨过去,只会跌在河里。

2、用户定位错误

当然这是由于1引起的,因为他定位在PM那里,所以很多东西做的似乎是很“易用”,但实际上PM还是觉得麻烦。最后只好安排专门的运维人员来做这项工作,呵呵,运维人员觉得这太麻烦了,因为人家可以直接在后台搞定。用户定位错了,很多功能也就跟着出问题了,因为做的功能不一定是真正的用户所需要的。

二、一期开发

在一团和气的评审之后,终于进入了正题,开始开发了。一个项目的成败与一个人很有关系,这个人当然就是PM。很不幸,开始的PM也是主程,当然这本身并不是不幸的最大根源,最大的根源在于他不会沟通…..

最近收到他的一封邮件,签名很有意思:用心沟通,从PK走向Win/Win。呵呵,真的很滑稽,一个PM以一种PK的心态来和别人沟通,结果是什么?Of Course,争吵吧。我就记得那时很不愉快,因为整个项目组都在争吵,吵需求,吵前后台的不一致……应吵尽吵。更有趣的在于,PM大哥就不站在整个项目的立场考虑问题,而是站在他主程的位置上考虑,更要命的是这个主程还是那种小家子气,就知道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怕自己工作做多的人。常听他说:这我不管,你给我怎样怎样就符合我的要求了。靠,大哥,你是PM兼主程呀!就这种格局!这是立场的问题,至于沟通的技巧就更别提了……

这就是当时项目组内的情况,你想产品的质量能好吗?而且当时各方的需求来势汹汹,他又挡不住,出现了赶工的情况,质量的隐患就这样一个一个的埋了下来,等待爆发的一天。当然这天并不遥远,而且是周期性的,一次接着一次。其实项目组开始时遇到这种困难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摸着石头过河嘛。关键在于出了问题怎么办?一个又一个的昏招出现了,做流程,流程中的每一步都抄送领导……靠,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觉得很滑稽,究竟在搞些什么东西~

而且这GGRP值实在不敢恭维,反映在一次重大的事故中的表现。那次事故比较大,惊动了老大们,这GG背着我们去汇报,在没有确定BUG的情况下就认定是我们前台出问题了,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于是处罚通知下来了,连累一个运维的哥们也跟着挨罚,当然他被罚的更多,因为他PM嘛。当老大们倾巢而出研究相关问题时,我才有幸有机会阐述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不重现BUG,怎么保证下次不出现同样的问题。于是老大下令必须定位出BUG来。当天,BUG定位出来了,他的程序有个漏洞……事后他笑嘻嘻的过来说:终于给你洗刷了冤屈了~

害我们被罚款,被全部门通告,莫须有的罪名给我们加过来,又轻描淡写的对我们说他帮我们洗刷了冤屈……这件事对我的伤害特别大,连我自己都很奇怪当时为什么会忍下来,靠,老子不干了还不行吗,你爱找谁就找谁去。可能当时还是专注在技术层面吧,就因为他一个又一个的昏招,给我造成了各种需求,让我有机会用到大量的技术,成长还是很快的。只可惜项目变得声名狼藉,让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部门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调来一个新的PM,那位GG专注做主程了。这下更不得了了,凡是别人的需求在他那里都简单,凡是他的需求推三阻四,困难重重。新的PM还是可以的,至少对项目组的凝聚力要强上N倍。但一艘偏了航向的大船,也不是一时可以转过来的,何况他也没找对正确的方向呢。

整个一起就像走在一个沼泽地里,艰难的爬行,还要不时的受点伤~

三、二期开发

主程GG可能太具有战斗力了,总之是离开了项目组。这时中心的老大亲自督导,记忆很深的一次务虚会议是讨论我们的项目到底是做什么的,要给出一个定义。很有意义,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航向才开始向正确的方向偏移。

之后,监控、配置各方面都加强起来,成绩慢慢的出来了,事故频率振荡衰减。经验也要总结一下:

1、  坚定项目的目标

坚定了我们自己的目标,就可以站稳自己的立场,明确自己的优先级顺序,于是基础性的东西慢慢搭建起来,系统自然就稳定,同时对需求也可以满足的很好。摆脱了那种被需求拖着跑,这搞一块儿那搞一块儿的窘境,终于有了一个框架性的东东。

2、  掌握节奏

坚定了目标之后,对需求就有了足够的勇气和理由拒绝,于是开发节奏慢了下来,开始重视质量,这样大家做的还是比较开心的。

四、尾声

今天又完成了一次改版,感觉用户的易用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呵呵,做了一年多到现在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也算是一个大的收获吧。

同时今天项目组又重新进行了合并,吸收了其他两个项目组。不过我要离开了,不再参与了,去做自己更喜欢的后台。

老大给我们开了一个战略分析会,让我们列出我们项目用户最关注的510条需求(纵坐标,关注度越高坐标值越大),并给将我们对这些需求的支撑情况进行打分,05分(横坐标,分越高坐标值越大),连成曲线。用另一种颜色列出竞争对手的这条曲线。吼吼,最后的曲线奇形怪状~但国际大公司的曲线是什么?看下图。

说明什么?对用户最关注的我们就实现的最好,后面的我们差不多就可以了。为什么?因为任何公司它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怎么办?做最重要的事情,用户关注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说到这里,二期虽然有很多经验,但是一个比较失败的地方就是对客户最关注的事情没有做好,而是什么都做,什么都想做好,失去了重点。

离开之际,如果要总结一下的话,我觉得可以用一句广告词来表达:专注您所关注。“您”就是用户,去掉华丽与包装,最朴素的东西才最重要。

 

PS:文中对某位GG批评较多,难免会有失偏颇,我想写这些不是为了批评他,而是提醒自己是不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有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跳出自己的小圈圈,同时也换位思考一下,想想别人的难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