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ttpd是个小型的web服务器。是移植到arm的不错选择,今天配置了一下,其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当自己做个备份,也分享一下自己的配置经验吧。
CC=arm-linux-gcc ./configure --host=arm-linux-gcc
vi Makefile
/*指定静态编译,就可以省去动态库的移动*/
LDFLAGS= -staticmake LDFLAGS="-static"
cp thttpd /usr/sbin(可以直接使用thttpd命令)
vi thttpd/contrib/redhat-rpm/thttpd.conf
/*-----修改内容如下------*/
dir=/etc/thttpd/html
#指明 WebServer 存放网页的根目录路径
chroot
user=root
#以 root 身份运行 thttpd
logfile=/etc/thttpd/log/thttpd.log #日志文件路径
pidfile=/etc/thttpd/run/thttpd.pid #pid 文件路径
/*其中这些变量的设置因实际情况而定*/
cp thttpd/contrib/redhat-rpm/thttpd.conf /etc
cd /home( 开发板上的目录 )
mkdir thttpd
cd thttpd
mkdir html
(有个index.html文件)
mkdir log
(thttpd.log)//空文件
mkdir run
(thttpd.pid)//空文件
放置一个index.html文件到html里面
测试:
# thttpd -C /etc/thttpd.conf
然后用打开浏览器,输入开发板ip即可访问。
如果遇到./thttpd: unknown user - 'root'的问题,请检查thttpd.conf文件。
参考文档:《linux系统移植》
在ARM上移植与配置thttpd服务器指南

本文档详细记录了将轻量级thttpd web服务器移植到ARM平台的过程,包括使用arm-linux-gcc编译,静态链接选项,配置文件修改,如设置web根目录、运行用户和日志路径。在完成移植后,创建了一个index.html并成功通过浏览器访问。若遇到'unknown user - 'root''错误,需检查thttpd.conf配置文件。

748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