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大于配置」 的思想在软件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 Spring、Angular 等大型项目。其目的只有一个:减少软件开发人员做决定的数量,提升开发效率。这种思想同样被应用到 Git 提交当中,即 「约定式提交」。
什么是约定式提交?
约定式提交规范是一种基于提交消息的轻量级约定。所谓轻量级约定,说白了,就是有一套用于创建提交消息的简单规则,这套规则源自于Angular 提交规范,规定了提交消息的整体结构:
<type>(<scope>): <short summary>
<BLANK LINE>
<body>
<BLANK LINE>
<footer>
翻译成中文就是:
<提交类型>(<作用域>): <简要描述>
// 空一行
<正文>
// 空一行
<脚注>
header 部分
-
第一行是 header 部分,必须使用类型字段前缀,它由一个名词组成,只能是下面几种之一:
feat
: 新功能fix
: 修复bugdocs
:只改动了文档style
:修改代码格式(例如去掉空格、改变缩进、增删分号,不影响代码逻辑)refactor
:重构代码(理论上不影响现有功能)perf
:提升性能的改动test
:增加修改测试用例chore
:改变构建流程、或者增加依赖库、工具等revert
:回滚到上一个版本ci
:持续集成build
:构建版本
-
其后接一个可选的作用域字段,作用域必须是一个描述某部分代码的名词,并用圆括号包围,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