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www.itpub.net/thread-2066784-1-11.html
前不久给客户开发库龄报表,查了很多资料,除了呆滞物料的统计方法以外,第二种统计方法叫做统计库存的集中度,但是没有给出具体逻辑,搞的头都大了,现在我把理解的奉上,以供大家参考,若有错误,敬请谅解,毕竟水平有限!
库龄报表:统计各时间段集中度 |
|
|
|
|
1.先统计各时间段的收货数量; |
|
|
|
|
2.以当前的库存数量以及各时间段的收货数量来推算各时间段的库存数量; |
|
|
|
3.查找第一个收货数量不为0的时间段,已这个时间段开始计算库龄; |
|
|
|
4.比较前n个时间段的收货数量的和与现有库存数量进行判断; |
|
|
|
5.查找这样的一个时间段(前n项和小于现有库存数量,前n+1项和大于现有库存数量); |
|
|
6.前n个时间段的库存数量小于库存数量,则各阶段的库龄为各阶段的收货数,前n+1个时间段的库龄则为现有库存减去前n个时间段的库龄数量; |
7.特殊情况是当期收货数量大于现有库存数量的情况则第一阶段的库存为现有库存数量,然后往后依次进行相减; |
|
|
8.各阶段计算完成之后的值为负数皆为零; |
|
|
|
|
第一种情况:当期收货数量小于现有库存数量 |
|
|
|
0-30天收货数量 |
30-60天收货数量 |
60-120天收货数量 |
120-180天收货数量 |
180天以上收货数量 |
现有库存 |
X1 |
X2 |
X3 |
X4 |
X5 |
U |
100 |
50 |
0 |
80 |
0 |
210 |
具体计算方法: |
|
|
|
|
|
描述 |
对比分析 |
|
库龄 |
|
|
0-30天库龄 |
X1<U(100<210) |
|
Z1=X1=100 |
|
|
30-60天库龄 |
X1+X2<U(100+50<210) |
Z2=X2=50 |
|
|
60-120天库龄 |
X1+X2+X3<U(100+50+0<210) |
Z3=X3=0 |
|
|
120-180天库龄 |
X1+X2+X3+X4>U(100+50+0+80=230>210) |
Z4=U-X1-X2-X3=210-50-100-0=60 |
|
180天以上库龄 |
X1+X2+X3+X4+X5>U(100+50+0+80=230>210) |
Z5=U-X1-X2-X3-X4=210-50-100-0-80=-30=0 |
|
|
|
|
|
|
|
第二种情况:当期收货数量大于现有库存数量 |
|
|
|
0-30天收货数量 |
30-60天收货数量 |
60-120天收货数量 |
120-180天收货数量 |
180天以上收货数量 |
现有库存 |
X1 |
X2 |
X3 |
X4 |
X5 |
U |
230 |
50 |
0 |
80 |
0 |
210 |
具体计算方法: |
|
|
|
|
|
描述 |
对比分析 |
|
库龄 |
|
|
0-30天库龄 |
X1>U(230>210) |
|
Z1=U=210 |
|
|
30-60天库龄 |
X1+X2>U(230+50>210) |
Z2=Z1-X1=210-230=-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