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爬虫被网站封禁而烦恼?掌握这些User-Agent伪装技巧,让你的爬虫在网站眼皮底下“隐身”!
爬虫与反爬虫的“猫鼠游戏”
嘿,爬虫程序员!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你满怀信心地运行爬虫,准备抓取大量数据时,却发现请求被网站拒绝了?或者更糟,你的IP地址被彻底封禁?
这就像玩捉迷藏时,你穿着闪闪发光的衣服躲在一棵小树后面——网站管理员一眼就能发现你!
为什么网站能如此轻易地发现我们的爬虫? 答案往往就藏在你的请求头中的一个小细节:User-Agent。
当我们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时,浏览器会悄悄给服务器发个“小名片”,这玩意儿就叫User-Agent,上面写着浏览器是什么、什么版本、操作系统是什么等等。但当我们用Python程序去请求网站时,同样会发送User-Agent,不过上面写着的是Python版本等信息。网站管理员一看这些信息,大概率就会判定为“机器人”,然后给限制起来。
别担心!今天我就带你深入Scrapy爬虫框架,教你如何通过User-Agent伪装技术,让你的爬虫“穿上迷彩服”,在网站的防御系统中自由穿梭。我们会从Scrapy基础开始,逐步深入到高级伪装技巧,并提供完整的实战代码示例。
一、Scrapy爬虫框架快速入门
1.1 把网站装进爬虫,总共分几步?
答案很简单,四步:
- 新建项目(Project):新建一个新的爬虫项目
- 明确目标(Items):明确你想要抓取的目标
- 制作爬虫(Spider):制作爬虫开始爬取网页
- 存储内容(Pipeline):设计管道存储爬取内容
1.2 创建第一个Scrapy项目
让我们先创建一个名为“tutorial”的Scrapy项目:
scrapy startproject tutorial
项目目录结构如下:
tutorial/
scrapy.cfg
tutorial/
__init__.py
items.py
pipelines.py
settings.py
spiders/
__init__.py
...
简单介绍一下各个文件的作用:
scrapy.cfg:项目的配置文件items.py:定义要抓取的数据模型pipelines.py:数据处理管道settings.py:项目的设置文件spiders/:存储爬虫的目录
1.3 定义爬取目标
假设我们要抓取一个图书网站,在items.py中定义模型:
from scrapy.item import Item, Field
class BookItem(Item):
title = Field()
link = Field()
desc = Field()
price = Field()
1.4 编写第一个爬虫
在spiders目录下创建book_spider.py:
import scrapy
from tutorial.items import BookItem
class BookSpider(scrapy.Spider):
name = "book"
allowed_domains = ["books.example.com"]
start_urls = [
"http://www.books.example.com/python/",
"http://www.books.example.com/python/resources/"
]
def parse(self, response):
# 简单将页面保存为文件
filename = response.url.split("/")[-2]
with open(filename, 'wb') as f:
f.write(response.body)
# 解析页面内容
for book in response.xpath('//div[@class="book-item"]'):
item = BookItem()
item['title'] = book.xpath('./h2/a/text()').extract_first()
item['link'] = book.xpath('./h2/a/@href').extract_first()
item['desc'] = book.xpath('./p/text()').extract_first()
yield item
运行爬虫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2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