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基础教程(136)docker容器内部结构:别再当“码农”了!来当“容器驯兽师”:深度“解剖”Docker容器,看清它肚子里的“小九九”

一、 开场白:容器不是虚拟机,它是个“戏精”进程!

很多刚接触Docker的朋友容易把它和虚拟机(VM)混为一谈。想象一下,虚拟机就像在一栋大楼里(宿主机),用砖墙完全隔断出一个个独立的公寓(虚拟机),每个公寓都有自己的独立水电系统(完整操作系统内核),搬家(迁移)时得连墙一起搬,笨重又耗资源。

而Docker容器呢?它就像是这栋大楼里的一个“戏精”房间。这个房间通过一种叫命名空间(Namespace) 的“魔法结界”和一种叫控制组(Cgroup) 的“资源限额信用卡”,实现了自我催眠。

它催眠自己:“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有独立的文件系统、独立的网络、独立的进程树!”但本质上,它和楼里其他房间(进程)共用水电内核(Host Kernel),只是它自己“觉得”自己是独立的。这就使得它极其轻量、启动飞速,毫秒级即可登场表演。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走进这个“戏精”的房间,拆穿它的“魔术”,看看聚光灯下的它,内部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二、 核心解剖一:镜像——容器的“人生蓝图”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容器的一生,从它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它的“父母”——镜像(Image)——决定了。

镜像不是一个单一的文件,而是一个由多层只读(Read-only)文件系统叠加而成的“千层糕”。这个“千层糕”的技术基础是Union File System(UnionFS),比如AUFS、Overlay2等。

为什么是分层的?
想象一下你要做一份“程序员专属营养早餐”镜像:

  1. 第一层:一个最精简的Ubuntu系统(基础层)。
  2. 第二层:在上面安装vimcurl(工具层)。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值引力

持续创作,多谢支持!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