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浏览器安静地倾听,另一边是服务器滔滔不绝地诉说,这就是SSE技术的魅力所在——一种让服务器能够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的轻量级技术。
01 何为SSE?HTML5的实时通信利器
服务器发送事件(SSE)是一种标准协议,描述了服务器如何在与客户端建立初始连接后,主动向浏览器客户端推送数据。
SSE是HTML5的一部分,提供了一种向客户端发送实时更新的方式。与WebSocket不同,SSE专为处理单向通信(从服务器到客户端)设计,这使得在不需要双向通信的场景下更加简洁高效。
SSE基于HTTP协议,利用了其长连接特性,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一条持久化连接,并通过这条连接实现服务器向客户端的实时数据推送。
SSE协议非常简单,主要是正常的Http请求,更改请求头相关配置即可:
Content-Type: text/event-stream,utf-8Cache-Control: no-cacheConnection: keep-alive
02 SSE的工作原理:服务器与客户端的持久对话
SSE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创建一个到服务器的特殊连接来工作,这个连接在客户端(通常是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保持打开状态。
服务器可以通过这个连接向客户端发送文本消息,这些消息以事件的形式到达客户端。
在客户端,JavaScript代码可以监听这些事件,并对它们进行处理。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 客户端创建EventSource对象:客户端创建一个EventSource对象,并指定要连接的服务器端URL。
- 服务器设置响应头:服务器端在响应中设置特定的头信息,包括Content-Type为text/event-stream,以及其他相关的缓存控制头。
- 服务器发送数据:服务器可以随时向客户端发送数据,数据以事件的形式发送,每个事件包含数据和事件类型。
- 客户端处理事件:客户端通过EventSource对象的onmessage回调函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事件,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03 为何选择SSE?对比WebSocket的独特优势
SSE具有多个显著特点,使其在某些场景下比WebSocket更具优势:
- 简单易用:SSE基于标准HTTP协议,不需要复杂的协议栈,使用简单高效。易于集成到现有的Web技术中。
- 自动重连:如果连接中断,浏览器会自动尝试重新连接,无需额外的代码逻辑处理。
- 事件驱动通信:服务器可以推送基于事件的更新,并可针对特定的事件进行处理。
- 轻量级协议:SSE基于HTTP,不需要复杂的协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75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