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标检测中,确实有些混淆,尤其是在 平均精度(AP) 这个名字的由来上。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为什么叫“平均精度(AP)”?
虽然 AP 是通过 精度-召回率曲线(Precision-Recall curve,PR曲线)下的面积(AUC)来计算的,但它被叫做“平均精度”的原因是这样的计算方式与“精度”的计算方法密切相关。
在目标检测中,精度(Precision) 和 召回率(Recall) 是衡量检测模型性能的两大重要指标。对于一个给定的类别,我们通过计算不同置信度阈值下的 精度 和 召回率,从而得出一个 精度-召回率(PR)曲线。而 AP 就是这个曲线下面积的计算结果。
为什么叫“平均”?
- AP(平均精度) 的“平均”指的是在不同的召回率(Recall)阈值下,精度(Precision)的平均行为。
- 在 AP 的计算中,我们不仅仅是对单一的置信度阈值进行处理,还会综合多个不同的召回率值来得到一个全局的度量,这就使得 "平均" 这个概念变得合理。
具体来说:
- AP 是对 PR 曲线 下的面积进行积分计算,这个面积的计算会考虑 所有不同召回率 下的 精度(即纵坐标的精度值)。所以,通过积分得到的是精度的“平均行为”。
- 你在计算 PR 曲线下面积时,其实是对 召回率和精度的组合 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单一的召回率和精度值。
PR曲线下面积是如何与精度相关的?
PR曲线的横坐标是 召回率,纵坐标是 精度。PR曲线的面积 (AP) 是通过计算这个曲线下方的面积来得到的。面积计算时,会考虑 精度(Precision) 在不同的召回率(Recall)值下的行为,也就是说,它综合了所有召回率下精度的变化,反映了一个模型在多个召回率下的精度表现。
进一步理解“平均精度”的含义:
- 你提到的面积计算方式(PR曲线下的面积),虽然看起来和“平均”有些关系,但实际上,“平均”是指在 多个召回率值 下的 精度行为,而不是每个点的精度值的平均。通过PR曲线,AP计算了模型在各种召回率下的精度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整体的性能评分。
总结起来,AP(平均精度) 的“平均”来源于这种综合不同召回率的精度变化的过程,他的面积是通过积分(离散的求和)得到的总的,但是求和以后,又没有除以总数(平均),所以容易搞不明白这里的平均是啥意思,其实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求多个精度的算术平均。所以,虽然它的计算本质是通过曲线下的面积,名字上的“平均”是基于对不同召回率下精度的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