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管原理
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是一种常见的场效应晶体管,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mos管的组成:
-
源极(Source, S):电流的入口。
-
漏极(Drain, D):电流的出口。
-
栅极(Gate, G):控制电流通道的开关。
-
体(Bulk, B)或衬底(Substrate):晶体管的主体,通常与源极相连。
-
氧化层(Oxide Layer):栅极与衬底之间的绝缘层,通常为二氧化硅(SiO₂)。
mos管的工作原理:
MOSFET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场效应,通过在栅极施加电压来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根据导电类型的不同,MOSFET可以分为N沟道和P沟道两种类型。
N沟道MOSFET
- 初始状态:当栅极电压为0时,源极和漏极之间没有导电通道,MOSFET处于关闭状态。
- 导通状态:当在栅极施加正电压(相对于源极)时,栅极下方的P型半导体区域被电场影响,电子被吸引到栅极下方,形成一个导电通道(称为反型层)。此时,源极和漏极之间形成导电路径,电流可以从漏极流向源极。
P沟道MOSFET
- 初始状态:当栅极电压为0时,源极和漏极之间没有导电通道,MOSFET处于关闭状态。
- 导通状态:当在栅极施加负电压(相对于源极)时,栅极下方的N型半导体区域被电场影响,空穴被吸引到栅极下方,形成一个导电通道。此时,电流可以从源极流向漏极。
浮栅MOS管
浮栅MOS管(Floating-Gate MOSFET, FG-MOSFET)是一种特殊的MOSFET,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如EEPROM和闪存。这种器件利用浮动栅极的电荷存储特性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浮栅MOS管的结构
浮栅MOS管的结构与普通MOSFET类似,但增加了一个浮动栅极和控制栅极。
- 源极(Source, S)
- 漏极(Drain, D)
- 控制栅极(Control Gate, CG):外部控制信号的输入端。
- 浮动栅极(Floating Gate, FG):位于控制栅极和导电通道之间,被氧化层完全包围,与其他部分电绝缘。
- 氧化层(Oxide Layer):隔离浮动栅极和控制栅极,以及浮动栅极和衬底。
工作原理
浮栅MOS管通过在浮动栅极上存储电荷来表示数据。其工作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编程(Program):
- 热电子注入(Hot Electron Injection):通过在控制栅极和漏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使电子从漏极穿越氧化层进入浮动栅极。此时,浮动栅极积累负电荷。
- 隧穿效应(Tunneling):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隧穿效应,通过在控制栅极和源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使电子通过薄氧化层隧穿进入浮动栅极。
擦除(Erase):
- 通过施加相反的电压,使浮动栅极上的电子通过隧穿效应回到衬底或源极,从而清除浮动栅极上的电荷。
读取(Read):
- 读取时,在控制栅极上施加一定的读电压,根据浮动栅极上的电荷状态(即是否有电荷)来决定导电通道的形成与否,从而读取出存储的数据(通常表示为“0”或“1”)。
特性和优点
- 非易失性:浮栅上的电荷状态不会随着电源的关闭而丢失,因此适用于长时间存储数据。
- 高密度存储:由于每个浮栅MOS管可以存储一位或多位数据(通过多级电荷存储),适用于高密度存储器设计。
- 耐久性:浮栅MOS管能够承受大量的编程和擦除周期,但其耐久性有限,通常在数千到数百万次循环。
MOS管的符号
浮栅MOS管的符号
nand flash写入和擦除
下图是一个闪存块,上下两行是控制的,中间四行是存储信息的,可以看出一共可以存储16位的信息。
横着的是字线,链接了一行mos管的栅极,竖着的是位线。最小单位是页,一页就是一行。
写入的时候,需要把这一整块的数据都擦除,也就是把浮栅层的电子释放掉,对应的存储单元就变成了逻辑1。
然后如果是要按页写入,就在对应的页上加入高电压,然后在对应的位线上加入低电压就可以,那也对应的位置就会写入逻辑0。
写入的最小单位是一页,擦除的最小单位是一块。
擦除:给所有的字线一个低电平,然后衬底一个高电压就可以
深入理解闪存!固态硬盘如何存储一位数据?NAND FLASH是怎么擦除和写入的?FLASH的工作原理!_哔哩哔哩_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