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物理计算中的技术发展与挑战
万维网的早期发展
早期,Tim 致力于万维网的开发,但他的努力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当时,XFIND 扩展被认为更具优先级且对社区更有用,CERN 总体上不鼓励 Tim 的工作。不过,Tim 还是撰写了关于万维网的提案,并在 1991 年和 Bernd 被调到应用软件开发组。此前,他已在自己的 NexT 工作站上开发了文档服务器和使用 Display Postscript 的客户端。
从后来的角度看,Tim 优先在 NexT 上开发客户端是正确的选择,但该机器被视为奇特的设备,其开发工作对大多数使用廉价字母数字终端(Falcos)或运行 X11 图形工作站的用户来说用处不大。年轻的技术学生 Nicola Pellow 实现了一个字母数字客户端,用于访问 Tim 服务器上极少的文档,但这个早期“网络客户端”的质量无法与大多数 IBM 机器用户熟悉的全屏字母数字界面竞争,这引发了更多批评。有人试图说服 Tim 实现 X11 界面,但他因缺乏相关经验,认为工作量太大,于是专注于服务器端的改进和行模式界面的优化。直到 1993 年初,Marc Andreessen 开发的基于 X11/MOTIF 的客户端 MOSAIC 发布,万维网才取得巨大成功,且该客户端可供任何组织内部免费使用。在此之前,1992 年 9 月在安纳西举行的 CHEP 会议上,万维网就已成为主要亮点。
代码管理系统的演变
代码管理系统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虽然它们必不可少,但没有一个是完全令人满意的。不同规模的项目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简单项目需要简单的方法,而大型合作项目则需要组织数百万行代码并描述其依赖关系。
-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