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ogic集群配置过程

本文介绍如何配置Weblogic集群,包括创建域、修改启动参数、配置集群等步骤,并演示如何通过控制台统一管理服务节点和部署项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简介

本文讲述如何配置Weblogic的集群。配置集群后可以在一个Weblogic页面控制台管理所有服务节点,并且可以统一部署项目。不包括请求分发功能,如果需要做前端代理,请集合软、硬件使用。(Nginx、Apache、F5等都可以做请求分发)

2.  环境说明

2.1.    服务器列表

此次配置过程使用的硬件环境如下:

服务器

Weblogic域

IP地址

系统

管理、部署服务器

test.com

192.168.1.51

CentOS5.6

应用服务器A

192.168.1.52

CentOS5.6

应用服务器B

192.168.1.53

CentOS5.6

2.2.    软件环境

所有服务器都是相同的软件环境,Weblogic版本: 10.3.4;Weblogic目录:/app/wls103

3.  配置过程

3.1.    创建域

做Weblogic集群时,为每台服务器建立的域名称必须相同,本例中使用“test.com”。下面我们分别在三台服务器上创建Weblogic域,注意要使用相同的域名称:

一、管理、部署服务器(192.168.1.51):

1.        域名称:test.com

2.        登录名:weblogic1

3.        登录密码:weblogic1

4.        域路径:/app/wls103/user_projects/domains/test.com/

5.        配置一个Weblogic服务器AdminServer(监听端口:7001),用来管理集群中的应用服务器:



二、应用服务器A(192.168.1.52):

1.        域名称:test.com

2.        登录名:weblogic2

3.        登录密码:weblogic2

4.        域路径:/app/wls103/user_projects/domains/test.com/

PS: 只需要建立域,域的名称应该与管理服务器中相同(test.com)。不需要配置服务

三、应用服务器B(192.168.1.53):

1.        域名称:test.com

2.        登录名:weblogic3

3.        登录密码:weblogic3

4.        域路径:/app/wls103/user_projects/domains/test.com/

PS只需要建立域,域的名称应该与管理服务器中相同(test.com)。不需要配置服务

3.2.    修改启动参数

Weblogic管理服务器与集群中的受管服务器之间通信使用5556端口,并且要用握手验证彼此的身份,但103版本的Weblogic有个Bug,验证时发送的IP地址为localhost.domain。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管理服务器(1.51)及所有受管服务器(1.52、1.53)中添加启动参数,让系统验证时不对比hostname。

一、修改管理服务器(1.51)的启动参数:

打开/app/wls103/user_projects/domains/test.com/bin/startWebLogic.sh,添加

JAVA_OPTIONS="${JAVA_OPTIONS} -Dweblogic.security.SSL.ignoreHostnameVerification=true"


图中第97行是新添加的内容。

二、修改所有受管服务器(1.52、1.53)的启动参数:

打开/app/wls103/wlserver_10.3/server/bin/startNodeManager.sh,添加

JAVA_OPTIONS="${JAVA_OPTIONS} -Dweblogic.nodemanager.sslHostNameVerificationEnabled=false"


图中第82行是新添加的内容。

3.3.    启动管理服务

启动管理服务器(1.51),执行/app/wls103/user_projects/domains/test.com/startWebLogic.sh

3.4.    注册受管服务

在每台受管服务器上(1.52、1.53)都要做以下步骤,用来将该节点注册到管理服务器上。

一、执行/app/wls103/wlserver_10.3/common/bin/wlst.sh,该脚步执行后会出现下面的提示:

wls:/offline>

二、输入: “connect()”,并根据系统提示输入管理服务器的用户名weblogic1、密码weblogic1、地址t3://192.168.1.51:7001,之后本系统会自动连接到管理服务器(此时要确保管理服务器上的服务已经运行,见3.3)

三、执行:

nmEnroll('/app/wls103/wlserver_10.3/common/nodemanager')

nmEnroll('/app/wls103/user_projects/domains/test.com')

四、执行成功后,按Ctrl+C结束当前配置模式。

3.5.    启动受管服务NodeManager

在每台受管服务器上(1.52、1.53),执行:/app/wls103/wlserver_10.3/server/bin/startNodeManager.sh。

3.6.    配置集群

首先登录192.168.1.51:7001/console/,用户名密码:weblogic1/weblogic1。

3.6.1.      创建受管“计算机”

为每台受管服务器建立一个计算机节点,步骤如下:

点击“test.com>环境>计算机”


右侧出现维护“计算机”的界面,将受管服务器添加到该列表中。

点击“新建”,填写信息,保存。


用同样的方式创建其它受管服务器。

创建完所有受管计算机后:

3.6.2.      创建服务器

为每个受管服务器建立“Weblogic服务器”

点击“test.com>环境>服务器”

右侧出现维护“计算机”的界面,将受管服务器添加到该列表中。

点击“新建”,填写信息,保存。

创建完所有受管服务器后:

3.6.3.      创建集群

为每个受管服务器建立“Weblogic服务器”

点击“test.com>环境>服务器”


右侧出现维护“计算机”的界面,将受管服务器添加到该列表中。


点击“新建”,填写信息:


建立集群后:


3.6.4.      建立各节点之间的关系

打开受管服务列表:


其中“Server-52”和“Server-53”为受管服务器,点击名称进入修改界面:


修改对应的“计算机”和“集群”属性。如下:



 

PS:每次修改后记得保存!

3.7.    启动所有受管服务器

打开服务列表点击Server-52(环境>>服务器>>Server-52):


         点击上面标签页的“控制”后,在下方会显示服务器,选中服务器,点击启动:


出现页面消息:


         服务启动需要几分钟时间。

         用以上步骤启动其它受管服务器,服务器启动后状态为“RUNNING”。


3.8.    部署项目&测试

一、在服务器上建立文件夹:/app/wls103/webapps

二、将Web项目部署文件夹(或War包)上传到/app/wls103/webapps目录中,此处我使用的是sess项目部署。

三、在管理服务器控制台部署过程如下:

点击“安装”




然后是各种“下一步”或“完成”,部署就OK了。

 

选中刚刚部署好的项目sess,点击“启动”>>“为所有请求提供服务”。


几秒钟后,页面上面会给出消息:已经将启动请求发送到了所选部署。


至此,集群的配置、部署工作都已经OK。测试一下吧。

打开受管服务器列表,查看服务器状态,当服务器的状态为“RUNNING”时,表示服务器已经启动。可以使用浏览器测试一下了。

测试结果: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