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exit和exit的区别

本文详细解析了Redis源码中在fork的子进程分支中使用_exit函数而非exit函数的原因,包括两者在使用fork时的差异、标准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清空、临时文件的意外删除以及静态目标析构函数执行错误的情况。

redis源码中看到rdbbgSave时fork的子进程完成工作后调用_exit而不是exit。搜了一下,是这么说的:

为何在一个fork的子进程分支中使用_exit函数而不使用exit函数?

‘exit()’与‘_exit()’有不少区别在使用‘fork()’,特别是‘vfork()’时变得很突出。‘exit()’与‘_exit()’的基本区别在于前一个调用实施与调用库里用户状态结构(user-mode constructs)有关的清除工作(clean-up),而且调用用户自定义的清除程序(译者注:自定义清除程序由atexit函数定义,可定义多次,并以倒序执行),相对应,后一个函数只为进程实施内核清除工作。在由‘fork()’创建的子进程分支里,正常情况下使用‘exit()’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使用它会导致标准输入输出(译者注:stdio: Standard Input Output)的缓冲区被清空两次,而且临时文件被出乎意料的删除(译者注:临时文件由tmpfile函数创建在系统临时目录下,文件名由系统随机生成)。在C++程序中情况会更糟,因为静态目标(static objects)的析构函数(destructors)可以被错误地执行。(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守护程序,它们的*父进程*需要调用‘_exit()’而不是子进程;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的基本规则是,‘exit()’在每一次进入‘main’函数后只调用一次。)在由‘vfork()’创建的子进程分支里,‘exit()’的使用将更加危险,因为它将影响*父*进程的状态。


exit是标准c库函数,做了很多清除和析构操作,还包括执行标准c库函数atexit注册的回调,_exit是posix函数,只做一些关闭句柄,退出进程的操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