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分钟】PYTHON基础之模块(模块结构&布局)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模块的内部结构,包括起始行、模块文档、模块导入、变量定义、类定义、函数定义以及主程序等内容。了解这些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Python模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每天1分钟】PYTHON基础之模块(模块结构&布局)

典型模块的内部结构

#/usr/bin/env python          (1) 起始行(Unix)
"this is a test module"       (2) 模块文档
import sys                    (3) 模块导入
import os                     (3) 模块导入

debug = True                  (4) 变量定义

class FooClass(object):       (5) 类定义
    'Foo class'               (5) 类定义
    pass                      (5) 类定义

def test():                   (6) 函数定义
    "test function"           (6) 函数定义
    fo = FooClass()           (6) 函数定义
    if debug:                 (6) 函数定义
        print('ran test()')   (6) 函数定义

if __name__ === '__main__':   (7) 主程序
    test()                    (7) 主程序

(1) 起始行

通常只有在类Unix 环境下才使用起始行,有起始行就能够仅输入脚本名字来执行脚本,无需直接调用解释器。

(2)模块文档

简要介绍模块的功能及重要全局变量的含义,模块外可通过 module.doc 访问这些内容。

(3)模块导入

导入当前模块的代码需要的所有模块;每个模块仅导入一次(当前模块被加载时);函数内部的模块导入代码不会被执行,除非该函数正在执行。

(4)变量定义

这里定义的变量为全局变量,本模块中的所有函数都可直接使用。从好的编程风格角度说,除非必须,否则就要尽量使用局部变量代替全局变量,如果坚持这样做,你的代码就不但容易维护,而且还可以提高性能并节省内存。

(5)类定义语句

所有的类都需要在这里定义。当模块被导入时class 语句会被执行, 类也就会被定义。类的文档变量是class.doc

(6)函数定义语句

此处定义的函数可以通过module.function()在外部被访问到,当模块被导入时 def 语句会被执行,函数也就都会定义好,函数的文档变量是function.doc

(7) 主程序

无论这个模块是被别的模块导入还是作为脚本直接执行,都会执行这部分代码。通常这里不会有太多功能性代码,而是根据执行的模式调用不同的函数。

推荐代码风格:主程序调用main()函数
主程序代码通常都和你前面看到的代码相似,检查__name__ 变量的值然后再执行相应的调用。
主程序中的代码通常包括变量赋值, 类定义和函数定义,随后检查__name__来决定是否调用另一个函数(通常调用main()函数)来完成该模块的功能。
大部分的Python 模块都是用于导入调用的,直接运行模块应该调用该模块的回归测试代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