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3件事|搭架子、定流程、抠细节

产品设计三部曲
本文探讨了产品设计的三个核心步骤:搭建框架、定义流程和打磨细节。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了这三个步骤对于创建成功产品的关键作用。
来自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2015年01月14日 07:23的微信文章

产品经理3件事|搭架子、定流程、抠细节

产品经理3件事|搭架子、定流程、抠细节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从事产品设计行业有些年头了,发现还是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不断强迫自己去思考,去总结,这是这个行业最吸引我的地方。并且,我也时常翻看自己之前的总结,发现,总是能从过去的总结中重新寻找很多灵感。也许正是这样的感觉不断的推动着自己在往前走吧。


产品设计3件事,搭架子、定流程、抠细节。


搭架子


产品设计工作,首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依据设计者对市场的理解,对用户的理解,对战略布局的理解,去搭建一个生态系统,或者换个角度看,就是一个虚拟的王国。产品架构是最底层的设计,这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产品的不断发展路径。


我比较喜欢用一个词叫做「产品的边界」,任何事情都有边界,产品也一样。产品边界的一个直观外在体现就是产品的架构。


比如,在12年的时候,我在做快捷酒店管家的产品。快捷酒店管家的起源是一张便签纸,连长在上面画了一个原型,地图上面插几个小牌子,牌子展示的是酒店的名称,这就是快捷酒店管家最早的产品框架。


我对这个产品框架做了完善,增加了个人中心的入口,增加了展示列表的入口。但是,架子没有做改动,就是以地图为核心,展示附近的酒店。


现在回头再看这个框架,是有明显的边界,其根本的限制就在于地图的使用。地图占据了用户界面的绝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看上去很直观,但是实际上展示信息有限。所以,如果快捷酒店管家要做更广阔的探索,必须要改变这个架构。


同样的,uber作为一个用车应用,也使用了地图作为其基本的产品框架,而国内的打车软件滴滴和快的也都使用了这个架构。这个框架对uber而言,有更多的限制性,可以预见的,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架构将成为限制其产品扩展的一个巨大问题。


uber用地图做为主要界面展示,揣测一下,是试图达到这样几个目的,将车辆的位置实时在地图上展示,可以突出很多车,且车就在附近的感觉,建立用户的信任感。当只有一个业务的时候,这个框架非常适合,但是,扩展性就差了很多,我们可以看到,uber目前主要在页面的下方,与地图并列的部分展示不同的车型,不同的服务的,在某些地区,服务特别多的时候,uber都开始采用双行选择的展示方式了,很臃肿。可以预见的,国内学习uber的滴滴和快的,肯定会多品类的扩充,肯定会遇到一样的尴尬。


另外一点,车辆在APP的地图里表现为一个图标的时候,因为颜色的限制以及形状的限制,如果密集展示的话,会导致地图非常的难看,密集恐惧症啊。


相对而言,易到用车目前的产品框架在扩展性上则强了很多。易到用车抛弃了地图模式的产品框架,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使用了服务细分,并且下面的模块也可以延伸更多的细分服务类型。在非地图的产品架构下,甚至扩展类目压力都不是很大。



所以,搭架子是一个很基础的产品工作。一个好的产品框架需要同时具备易用性、稳定性、扩展性。


搭架子是一个如此重要的产品工作,以至于很多产品直接放弃了这个工作,搞起了拿来主义。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所有的电商产品、在线旅游产品基本上都是同一个产品框架。如果不是用色和logo的区分,你几乎分不出来哪个产品是哪个.....



搭架子的外在表现是产品的界面结构,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被看出来的架子,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架子则是业务架构,业务如何通过技术作用产品。


比如说,你不能让业务之间有太多的耦合与相互嵌套,共用一套流程看似很快,坏处也显而易见,未来你想改动任何一个流程,都会影响到所有的业务;你也不能把同一个业务体系里的功能,分散到各个业务流程里去,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系统,通过调用的方式去支撑不同的流程,比如风控、个人信用体系等。


业务层面的架构与产品层面、技术层面的架构需要相互作用,最终确定产品的边界。


定流程


框架一旦确认下来,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流程。这里的流程表现在产品上就是产品流程,而背后驱动的则是业务流程。


在做快捷酒店管家的时候,我们没有依照现有的流程,完全从移动出发,从需求出发思考了一个新的流程。包括,不需要用户登录,直接用手机号作为帐号,密码就是每次的短信验证,最大限度的提高流程效率。默认就是用户自己给自己预订,预订就是一间房,尽量弱化分枝流程等等。这背后都是一个核心的业务逻辑在支撑,马上订,立即住。


uber的业务模式下,追求了极致的快,所以,uber使用系统发单的模式,用户点击使用,系统按照规则给用户派发一辆车来。而易到用车的模式则相反,用户点击使用,系统会给出一些司机,用户自己来选择司机。


一个系统决策,用户没有决定权,一个系统推荐,用户有完全的决策权。这2个流程下,2个产品的不同价值观与调性就出现了。用车这件事,并不是一个特别标准化的事情,因为用车背后的意义其实是服务,服务无法标准化,或者说,标准化的服务的边界很显而易见。再一点,用车这件事,核心并不是快,而是有车,其次是这个车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专车不像是出租车那么标准化与深入人心的信任感,所以,在使用这个服务之前,需要给用户建立信任感,建立信任感的方式就是让用户自己去选择。


这个选择,虽然是用户去点击了一次,但是并没有拖延用户太多的使用时间,在效率上损耗不大。


同样的,为什么uber那么强调信用卡付款,甚至在注册的时候必须要求绑定信用卡,而国内大多数的专车应用则把这个步骤放在了后面?2个完全不一样的业务思路,高门槛控制新用户,进入之后第二次使用流程超级顺畅,下单,来车,下车直接走人。


产品的流程必须追随着业务的流程走,然后通过交互方式的优化来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这是产品的第二步。


抠细节


我们看到太多平庸的产品,根源就在于细节不到位。我最痛恨的就是PM对我说,我觉得这个也可以吧。一个也可以吧,心中的那口气就完全散了,再也做不出惊艳的产品。


不注重细节的产品可以生出来,但是肯定活不下来,不注重细节的产品经理也永远都只会是个功能经理。

搭建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通常包括硬准备、软配置、通信工具设置以及调试工具安装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个通用的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流程,结合了相关参考资料中的信息: ### 三级标题:1. 硬准备与启动介质制作 - 准备一张SD卡,并确保其容量足够大以容纳目标系统的镜像文。 - 使用SD-Flasher工具将Superboot写入SD卡中,这是为了使开发板能够从SD卡启动[^1]。 - 将系统镜像文复制到SD卡的`images`目录下,或者替换原有同名文以使用自义生成的镜像文。 ### 三级标题:2. Linux操作系统安装 - 插入已制作好的SD卡到开发板上,并接通电源进行启动。 - 开发板启动后,可以通过串口线连接至PC端来观察启动过程并进行后续配置(虽然初始烧录不需要串口线)。 ### 三级标题:3. Samba服务器配置 - 创建一个用于Samba共享访问的用户账户,例如使用命令`sudo useradd sambauser -s /usr/sbin/nologin`创建一个不需登录的用户[^2]。 - 编辑Samba配置文`/etc/samba/smb.conf`,设共享目录及其权限等参数。 - 在Linux主机上重启Samba服务以应用新的配置。 - Windows客户端通过输入Linux主机的IP地址加上指路径(如`\IP地址\qwe`),即可访问共享目录[^3]。 ### 三级标题:4. NFS服务配置 - 安装NFS服务器组并在Linux系统中配置NFS共享目录。 - 修改NFS配置文,通常是`/etc/exports`,添加需要共享的目录及允许访问的客户端信息。 - 启动或重启NFS服务,并在客户端执行挂载操作,将远程NFS共享目录挂载到本地`/mnt`或其他合适位置。 ### 三级标题:5. 调试工具与驱动安装 - 对于STM32系列微控制器,安装ST-LINK调试器对应的USB驱动程序。根据操作系统位数选择合适的驱动版本进行安装[^4]。 - 配置IDE(如MDK-ARM)中的项目结构,建立标准模板工程以便于代码管理和编译构建。 以上步骤构成了一个基础但完整的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指南。实际过程中可能还需要针对特平台和具体需求调整细节。 ```bash # 示例 - 创建Samba用户 sudo useradd sambauser -s /usr/sbin/nologin ``` ```bash # 示例 - 查看Linux IP地址 ifconfig ``` ```bash # 示例 - 挂载NFS共享目录 mount -t nfs <server_ip>:/path/to/shared/folder /mn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