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是由Anthropic公司推出的开放标准协议,旨在统一大型语言模型(LLM)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之间的通信规范,解决AI模型与外部系统连接时的重复开发和安全问题。其核心价值与特性包括:
一、核心功能
- 统一接口标准
MCP为AI模型提供类似“USB-C接口”的通用连接方式,使不同模型可通过单一协议调用数据库、API或本地文件资源,避免为每个工具单独开发适配接口。 - 双向通信机制
支持模型与外部工具的实时双向交互:既可从工具获取数据,也能将模型能力反馈至工具,实现复杂协作。 - 安全与隐私保障
数据可保留在本地或自有服务器,支持精细化权限控制,满足金融、医疗等敏感场景的需求。
二、技术架构
- 三层组件结构
- MCP主机:发起请求的AI应用(如编程助手)
- MCP客户端:管理请求与响应的中间层
- MCP服务器:提供数据资源、工具操作和指令模板
- 扩展性设计
支持动态添加新工具(如天气查询、地理定位),类似“积木式”功能扩展。
三、应用场景
- 开发者工具:在IDE中直接操作数据库或调用API
- 跨行业数据整合:医疗/金融领域融合多源数据进行分析
- 内容创作:连接设计工具实现AI辅助创作
四、生态现状
由Anthropic主导开源生态,OpenAI等厂商已加入推进标准化。当前主流实现方案包括:
// 示例:PHP声明MCP工具(Laravel框架)
use PhpMcp\Laravel\Server\Attributes\McpTool;
class LocationService {
#[McpTool(name: "get_location", description: "获取IP地理位置")]
public function handle(string $ip): array {
// 调用高德地图API等实现
return ['latitude' => 39.90, 'longitude' => 116.40];
}
}
通过标准化交互协议,MCP正在推动AI从被动应答向主动执行演进,成为AI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