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适计算最先由Mark Weiser 提出来,他想的很好,将一切计算寓于环境之中,IBM公司借着搞了一期论文集,然后某些位学者大牛接着这根稻草,极力推崇 普适计算,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宣传,普适计算终于呼吸到一点点氧气,新的计算模式总要个好听的名字,一说ubiquitous,一说pervasive,究竟谁是真名,谁是笔名,谁是术语,大牛们都没有一致的说法。
国内大牛们怎能甘心落后,竞相角逐,各种翻译文献,普适计算、随便计算。。。。。。扑朔迷离,力图占据这场战斗的制高点。so
各种已有的技术纷纷挂上普适的头衔,于是乎国际会议,国际期刊,国内大会,期刊,学报关于普适的文章数量迅速增长,学术界闹得热火朝天,各种计算层出不穷,如量子计算,安全计算,智能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可信计算,流计算,社会计算,感知计算,移动计算.......每一种计算的提出都更加扩展,抽象,概括。但提概念归提概念,理论上算是有点,可学界就是学界,很少见有用于商业实践的普适系统。几乎没有,也许这么好的东东都养在深闺人不识。
曾几何时网格计算如雷贯耳,现如今商界的云计算大行其道,基于其应用之广泛,煞有统治整个计算界之势,普适计算想分得一杯羹真是难上加难,而那网格计算早已退居二线默默耕耘去了,可怜这几乎还处于摇篮期的普适计算前途未卜。
俗话说得好,屋漏偏逢雨淋!就在普适计算苦苦挣扎着发育的时候,IBM这个大块头凭借其大智慧给普适计算狠狠地一击。
“智慧地球”!靠!惊天地,泣鬼神,此概念一出,唯有等若干年后的“智慧太阳系”,“智慧宇宙”才能涵盖之吧!普适计算也算是有些年头了,但现今有几人知晓在“智慧地球”里面还有个普适计算呢?
哈哈!微软,Google,雅虎推“云计算”,IBM推“智慧地球”,sun推java,广大学界精英们力推“普适计算”,几家公司叫嚣乎东西,挥突乎南北,学术界的推动力有多大?理论研究又究竟有多大作用?什么是云,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普适,可能只有哲学家能通盘解释这个吧,不是嘛?记得去年上自辩课老师说的:哲学高于科学!
哈哈!完了,顺便问一句,你是搞什么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