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中求和函数sum

 

的具体使用实例:

a=sum(A)  %列求和

b=sum(A,2) %行求和

c=sum(A(:)) %矩阵求和

假定A为一个矩阵:

sum(A)以矩阵A的每一列为对象,对一列内的数字求和。

sum(A,2)以矩阵A的每一行为对象,对一行内的数字求和。

a(:,1)是求矩阵的第一列

a(1,:)是求矩阵的第一行,以此类推。通过下面的例子,可以明白:

>> a=[1 2 3; 4 5 6; 7 8 9]

a =

     1     2     3

     4     5     6

     7     8     9

>> sum(a)                  每一列不同的行相加,缺省模式下

ans =

   12    15    18

>> a(1,:)

ans =

     1     2     3

>> sum(a,2)

ans =

    6

    15

    24

>> sum(a(:))

ans =

    45

>> a(:,1)

ans =

     1

     4

     7

命令 bar(条图)

命令 pie(饼图)

命令 hist(直方图)

命令 help

命令 mean(平均值)

命令 inv(逆概率分布)

命令 pdf(密度)

命令 cdf(分布函数)

命令 stat(均差与方差)

命令rnd(随机函数)

命令 std(标准差)

命令 var(方差)

命令 median(中位数)

命令 skewness(偏度)

命令 kurtosis(峰度)

命令 norm(正态分布)

命令 t(t分布)

命令 f(f分布)

命令 chr2(x2分布)

命令 poiis(泊松分布)

命令 grid on

命令 axis(坐标轴)([0  60  0  0.025])

命令 figure 弹出新的画图窗口

命令 获取矩阵的某行某列

x(n,:); 获取矩阵的第n行

x(:,n); 获取矩阵的第n列

### MATLAB 求和函数 `sigma` 的使用 在MATLAB中,求和操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于特定序列的求和,可以采用循环结构或内置函数来完成。 #### 使用for 循环计算有限项级数 当需要计算从 \( n=1 \) 到某个指定数值(如20)之间所有整数阶乘之和时,可借助for循环语句逐次累加每一项的结果[^1]: ```matlab sumFact = 0; for n = 1:20 sumFact = sumFact + factorial(n); end disp(sumFact); ``` #### 计算调和级数部分和 针对形如\( (1+\frac{1}{2}+\frac{1}{3}+...+\frac{1}{n}) \)这样的调和级数的部分和,同样适用上述思路,只需调整每一轮迭代中的增量表达式即可: ```matlab harmonicSum = 0; for k = 1:n harmonicSum = harmonicSum + 1/k; end disp(harmonicSum); ```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遇到分母可能取零的情形,则建议引入一个小量eps作为保护措施以防止除零错误发生[^3]. 然而,MATLAB并没有直接命名为`sigma`的专门用于求数学意义上的∑符号表示形式下的求和专用命令;但是为了简化书写并提高效率,推荐利用向量化运算代替显式的for-loop: ```matlab % 对于自然数列求和 naturalNumbersSum = sum(1:20); % 调和级数前N项和 N = input('Enter the number of terms:'); harmonicSeriesPartialSum = sum(1./(1:N)); ``` 以上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通过MATLAB内建的`sum()`函数配合数组索引来高效地执行各种类型的求和任务而无需编写冗长的控制流逻辑.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