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产品秘笈:小版本成就大产品(三)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强调了以用户为中心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持续改进和服务导向对于产品发展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腾讯科技:您也简单地讲到了一点东西,用户的需求是跟着时间在变,是不是意味着产品提供的功能或者服务,也在不断地跟着用户的需求在延伸,所以你的持续改进包括增加外围产品延伸这方面?

周鸿祎:现在互联网,我觉得还跟原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说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这话太俗了。但是正是因为这话太俗了,很多人做不到,只是停留在嘴面上。比如很多人做着做着就会又以公司为中心。

比如我曾经看过某一个大公司内部的报告,他说我们公司要做一个IM,整个PPT做的就给公司高层证明,我们为什么要做IM是因为我们要打败腾讯,这个 IM可以给我们内部产品带来整合,这个产品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从头到尾没有谈你对用户创造了什么价值,用户为什么要用你这个产品。没有真正从用户出 发。这种产品,只要你看到它的出发点,还没有开始做,你就知道这个产品必然是失败的。

我刚才谈的这些论点都是要从用户出发。你刚才提到一个问题,今天的互联网给了一个变化,过去没有互联网之前,我认为信息是非常匮乏的,今天互联网带来 的是信息过载,任何产品、任何服务,在互联网上都有很多东西。用户的转移成本原来是很高,比如买了电视,已经买了,不可能再把它丢掉垃圾堆里,所以有时候 你的产品不完美,用户也能接受。但是今天在互联网上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免费的,用户把你抛弃的成本就是用户点一下,而且搜索引擎提供了很多便利性,让你找到 很多同类的东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产品变得更加挑剔,反过来这个产品激发了用户的很多需求。所以这时候谁能够最贴近用户,通过自己的产品接近用 户,然后敏锐地感觉到用户脉搏的变化,把自己的产品及时调整,我觉得这才是成功的产品。

比如当年有一个软件,一个是Winamp,是最早的MP3播放器,还有很早的压缩软件,ZIP,这两个软件在刚出道的时候,都是互联网软件,每天都发布新的版本,不断地在改进用户变化。我觉得这点特别重要,今天做互联网产品,不能闭门造车。

反过来我也总结了一个重要的经验,我也在想,为什么过去闭门造车还可以,今天互联网的用户需求已经被高度地刺激起来,因为时代在变,用户在变,市场在变,用户的想法在变,而且用户现在特别容易喜新厌旧,切换成本很低。


所以这种切断下,你窝在屋里,你自己想得再美,如果你脱离市场,最后你一定偏离这个方向,最后你做的东西在市场上一定不成功,而且成本很高。你在一个 屋里做了几年,这个产品的成本就很多了。相反无论你的想法高明或者不高明,我认为都不如用户的选择高明,所以任何美妙的想法,不如先把它简单地做出一点 点,就拿到市场上做实验,因为一旦对了,你马上能看到增长,你能迅速跟进。一旦不对,你调整的成本也很低。这样的话,你用用户来作为你的试金石,集小胜为 大胜,通过点点滴滴的进展最后来获得成功。

这里面还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比如腾讯今天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业模式,难道这是马化腾一天想出来的吗,肯定不是,如果当年马化腾刚出道的时候,就想得这么 复杂,那今天腾讯就没了。如果今天任何一家公司做这么多事,做得这么复杂,等你开发出来,这个东西也就不工作了。当年马化腾自己也说,就是一个聊天工具, 比ICQ简陋,简单,它就打动了用户的一个需求,因为要交友,然后就受到欢迎。

我虽然认为我做客户端,可能从资历上要比马化腾要深,因为我做客户端很多年前就开始做了。但是我曾经很客观地说过一个问题,比如你要模仿QQ做一个东 西,是不是就没有马化腾了?当年在方正的时候,也建议过公司做即时通讯,但是当时我认为,我是做传统软件出身的人,如果我当时也想到了ICQ的想法,我在 产品的细节和技术上比马化腾做得好,但是我可能没有马化腾做得成功。因为我们俩的背景不一样,我是做传统软件的人,当年97、98年,我整个的思想虽然已 经有点互联网化,但是还是靠传统软件比较近。但是马化腾这批人是润迅出来的,是做传呼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化腾他们在的上一个企业不是做软件的, 是做运营服务的企业,所以这点上我觉得给马化腾以很大的帮助。

马化腾他们后来下定决心自己做QQ的时候,他们不是用做软件的思路来做,是用做服务的方式。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一点上,马化腾在很早期就 掌握了互联网产品的规律,把它做成一个服务来做,做成一个运营的东西来做。后来他们在QQ上不断地打磨,不断地持续改进,所以QQ就增加了很多内涵,很多 的服务。QQ能够成长为中国互联网最强力的公司,这确实是跟腾讯对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持续改进的理解,我觉得是紧密相关的。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多种开发者工具及其对开发效率的提升作用。首先,介绍了两款集成开发环境(IDE):IntelliJ IDEA 以其智能代码补全、强的调试工具和项目管理功能适用于Java开发者;VS Code 则凭借轻量级和多种编程语言的插件支持成为前端开发者的常用工具。其次,提到了基于 GPT-4 的智能代码生成工具 Cursor,它通过对话式编程显著提高了开发效率。接着,阐述了版本控制系统 Git 的重要性,包括记录代码修改、分支管理和协作功能。然后,介绍了 Postman 作为 API 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具,可创建、测试和文档化 API,缩短前后端联调时间。再者,提到 SonarQube 这款代码质量管理工具,能自动扫描代码并检测潜在的质量问题。还介绍了 Docker 容器化工具,通过定义应用的运行环境和依赖,确保环境一致性。最后,提及了线上诊断工具 Arthas 和性能调优工具 JProfiler,分别用于生产环境排障和性能优化。 适合人群:所有希望提高开发效率的程序员,尤其是有一定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和技术团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选择合适的 IDE 提升编码速度和代码质量;②利用 AI 编程助手加快开发进程;③通过 Git 实现高效的版本控制和团队协作;④使用 Postman 管理 API 的全生命周期;⑤借助 SonarQube 提高代码质量;⑥采用 Docker 实现环境一致性;⑦运用 Arthas 和 JProfiler 进行线上诊断和性能调优。 阅读建议:根据个人或团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工具,深入理解每种工具的功能特点,并在实际开发中不断实践和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