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plotlib雷达图、三维饼状图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的Matplotlib库绘制雷达图和三维图形,包括极坐标系的概念、`polar`函数的使用,以及三维曲面、散点图和柱状图的绘制方法。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plot_surface`、`scatter`和`bar3d`函数创建各种三维图形,并提供了代码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雷达图

雷达图又称戴布拉图、蜘蛛网图,可以很好刻画出某些指标的横向或纵向的对比关系

雷达图通常用于多想指标的全面分析。 比如:HR想要比较两个应聘者的综合素质,用雷达图分别画出来,就可以进行直观的比较

python中matplotlib模块绘制雷达图需要用到极坐标系。

雷达图之极坐标系

在平面内去一个定点O,叫极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在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去逆时针方向)。对于平面内任何一点M,用p表示线段OM的长度(有时也用r),の表示从Ox到OM的角度,p叫做点M的极径,の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p,の)就叫做点M的极坐标,这样建立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

通常情况下,M的极径坐标单位为1,极角坐标单位为1°。

雷达图的polar函数

polar(theta,r,**kwargs)

主要参数:

theta:极角の

r:极径

1.普通小图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plt.polar(0.25*np.pi,20,'ro',lw=2) # r表示红色,o是圆点 lw宽度为2
plt.ylim(0,50)  # 设置极轴的上下限
plt.show()

2.如果绘制多个极角和极轴时:

theta:定义了一个ndarry数组存储多个数据。

r:定义一个数组存放极轴的长度,也叫极径。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theta = np.array([0.25,0.5,0.75,1,1.25,1.5,1.75,2])
r = [75,25,40,64,58,14,80,29]
plt.polar(theta*np.pi,r,'ro',lw=2)
plt.ylim(0,100)
plt.show()


# 在图中绘制出多个点:(0.25*π,75),(0.5*π,25).....的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