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fice
俱会一处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PDF文件的旋转和保存
有时候需要对由扫描仪产生的PDF文件进行旋转和保存,线上转换存在泄密风险,介绍一种通过本地计算机进行转换和保存的方法。原创 2023-01-03 17:12:38 · 2161 阅读 · 1 评论 -
excel如何隔行填充颜色
excel 隔行填充颜色。原创 2022-11-07 16:18:48 · 4339 阅读 · 0 评论 -
WORD 避免页面顶端横线的出现
可能是我的正文样式被调乱了,只要在“正文”样式上执行了“更新‘正文’以匹配所选内容”操作,文档顶端就会出现一条横线,非常不美观,如下图所示:因为这条横线是出现在页眉位置,又是在更新“正文”样式后出现,估计是页眉样式默认基于正文样式造成的。执行以下操作后解决:...原创 2020-11-30 18:09:47 · 359 阅读 · 0 评论 -
PPT基本操作
PPT 成组:框选元素或shift+单击选中多元素,在其中某元素内部某处(而非控制框)右击选“成组”粗移动:方向键细移动:Ctrl+方向键移动并复制:Ctrl+拖动元素组纵向间距均等:选中多元素,开始-排列-对齐-纵向分布元素组水平方向左对齐:选中多元素,开始-排列-对齐-左对齐...原创 2020-11-05 09:02:21 · 235 阅读 · 0 评论 -
Word 中几个较有用的宏
Sub 文本粘贴1() 'ctrl+1 '用于粘贴纯文本 Selection.PasteAndFormat (wdFormatPlainText)End SubSub 文本粘贴2() 'ctrl+2 '用于粘贴从一般新闻网页中复制下来的文本,会自动去除多余的制表符和双行符。 Selection.PasteAndFormat (wdFormatPlainText) With Selection.Find...原创 2020-10-22 16:57:19 · 9204 阅读 · 0 评论 -
WORD文字识别折行
在识别得到的文本的段后加##,再执行以下代码Sub 重新排版() With Selection.Find .Text = "^p" .Replacement.Text = "" .Forward = True .Wrap = wdFindContinue .Format = False .MatchCase = False .MatchWholeWord = False...原创 2020-10-13 11:25:35 · 218 阅读 · 0 评论 -
理解 word 的行距
理解 word 的行距一直以为word中的行距是指某行的下缘与下一行的上缘之间的距离,今天才知道是指某行的下(上)缘与下一行的下(上)缘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就是即行高。原创 2020-08-14 17:39:22 · 1202 阅读 · 0 评论 -
相同多级列表文档合并的问题
有时会碰到将多个采用了相同的多级列表样式的文档合并成一个文档,这时肯定要用到复制粘贴,但奇怪的是有时粘贴过来的内容不显示标题编号,这时先用文本粘贴粘贴一次,再重新粘贴一次,新粘贴的内容能正常显示标题编号,再删除文本粘贴的内容即可。为了让新粘贴过来的一级标题编号保持其原有的序列,粘贴过来后,可单击粘贴过来的内容的末尾的“粘贴选项”图标,选“粘贴为新列表”即可。也可右击需要修改的列表编号,在弹出的...原创 2019-05-09 17:23:41 · 564 阅读 · 0 评论 -
在Word中使用带圈数字为正文编号
有时需要用带圈数字为正文编号,但word默认的编号格式库里没有这种样式。上网查了很多,大多说要启用朝鲜语,但我的word 2007中只有“朝鲜语(韩国)”,没有”朝鲜语“,而且启用并重启后也没有出现带圈数字的编号格式。基本上网友说的方法都用尽了,没有找到理解的解决办法,但最后还是琢磨出一种捷径,简记如下。1.首先要检查一下”Word选项-校对-自动更正选项-键入时自动套用格式-自动编号列表...原创 2018-06-08 10:11:15 · 12108 阅读 · 2 评论 -
在word使用多级列表时如何调整编号与其后文本之间的距离
如下图。如何调整编号和其后文本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发现“编号之号”这个设置,实际上不建议通过此设置实现上述目的,简述如下,“编号之后”的三种用法,第一种用法是制表符,这时需要指定制表符的位置,然后编号后的文字从这个位置开始放置,要知道这个制表符的位置不是相对于编号的最后一个字符的右侧终结处而是相对于编号的第一个字符的左侧开始处,这种方法会产生当编号的位数增加后,编号和其后文本之间的间隔(当然此间隔最...原创 2018-03-25 18:05:02 · 21970 阅读 · 3 评论 -
使用word 2007的多级列表功能制作一个技术性论文模板
word的多级列表功能具有各级自动编号的功能,非常适用于论文标题的编辑,经常写论文的朋友可以做一个论文模板,供日常使用,以下就是制作、使用一个基本的论文模板的过程。 1.用word 2007新建一个文档,注意样式功能区快速样式栏的的显示如下图(后续步骤中将会发生变化):2.在段落功能区单击如下图所示的多级列表图标:3. 在列表库中如下图所示选择第二行第三列的图标:这时样式栏功能区的快速样式栏内的内...原创 2016-12-29 17:40:11 · 888 阅读 · 0 评论 -
word打印设置相关
1.明明设置成双面打印,却按单面打印打 在网上下载了word格式的试卷,明明设置成双面打印,有的按单面打印打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经对比,发现原因这些试卷纸张没有设置为A4,而是设置为自定义的一种,改为A4后,终于按 双面进行打印 了。2.打印前在页面设置的页边距中设置装订线为0.5cm(默认为0),结果双面打印时奇数页倒留出装订线的位置,但偶数页反而反向越过装 订线打印,没有实原创 2017-02-26 20:36:07 · 590 阅读 · 0 评论 -
Word 2007 文本粘贴快捷键及无法输入西文引号在方框里打勾等问题
经常需要在word文档在粘贴纯文本内容,但操作繁琐,用快捷键简化。1.打开word 2007,按Alt+F11打开标题为“Visaul Basic- Nornal“”的窗口,并右击工程面板中的“Normal“项,如下图,最后选“模块“”此时,会打开一个空白VBA代码编辑器,在其中输入如下图所示的代码:即:Sub 文本粘贴() Selection.PasteAndFor原创 2016-12-07 09:18:28 · 1444 阅读 · 0 评论 -
让FX DocuPrint P225 db激光打印机打印时不遗漏细节
买 了一台FX DocuPrint P225 db打印给孩子打印试卷,试卷是从专业教育网站上下载的,Word文档,文档内容有些是文本,有些是从书本上扫描的图像,这些图像往往是从书本上扫描来的一些图表或公式,在电脑屏幕上刚好可以看清楚,但打印出来,就会发现遗漏了一些细节,比如,“+”号中的“竖线因较淡较细而打不出来,结果“+”号变成“-"号,如此等等。刚开始时没有发现,后来在批题中发现了好几次,经过原创 2017-07-30 21:44:39 · 2615 阅读 · 0 评论 -
Apache OpenOffice
忍受不了word高昂的价格,也忍受不了wps无聊的广告,更忍受不了使用盗版软件,但我们还得大量地使用计算机来处理文字,为什么不试Apache OpenOffice呢? 为什么使用Apache OpenOfficeApache OpenOffice is the leading open-source office software suite for word process翻译 2017-12-19 10:50:10 · 1910 阅读 · 0 评论 -
为Apache OpenOffice Writer 设置一个纯文本粘贴的快捷键
为Apache OpenOffice Writer 设置一个纯文本粘贴的快捷键Apache OpenOffice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开源办公软件包,全免费,功能强大,其中的Writer类似于微软的Word,可以打开、生成doc文档,现介绍如何为Writer设置一个纯文本粘贴的快捷键。在进行字处理,我们经常需要频繁使用纯文本粘贴,与Word相似,Writer中的纯文本粘贴功能原创 2017-12-19 16:04:04 · 1311 阅读 · 0 评论 -
在乐视2手机上解决kindle阅读器即译时音标显示正常的问题
在乐视2手机上安装了kindle阅读器,用来阅读英文,但即译显示的单词的音标却不正常,很多音标显示为方框,很不方便。以下是解决办法:1.下载一个支持音标的字体,比如: 链接:http://pan.baidu.com/s/1ntAwbFF 密码:1g5y (感谢hp坛友luobo333),或到我的资源里下载。2.将此文件重命名为STBShusongRegular.ttf。3.用数据线原创 2017-10-05 17:01:40 · 2018 阅读 · 0 评论 -
Word 2007 删除页眉横线
Word 2007 删除页眉横线插入页眉后,有时需要删除页眉,但页眉的内容删除后,但会留下页眉横线无法去除,影响美观,此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以去除页眉横线:双击页眉横线,此时光标在页眉区域闪烁,页面其它区域变成灰色的不可编辑状态。单击主单菜栏中的“页面布局”项,在“页面背景”功能区中单击“页面边框”项。在弹出的“边框与底纹”对话框中,单击“边框”标签,再单击“无”,接着将原创 2017-06-06 08:36:39 · 97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