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论开发者之软实力
1 大局观
2 管理能力
3 学习与思考
4 交流与协作
5 职业素养
一壶浊酒,纵横捭阖。希望能帮助正在职业困境中的IT们,拥有一个多元化的体察视角,打通一下些许麻木的经络。
大局观
作为管理者,开发者应改在一开始就知道项目的整个蓝图,如果做事情不考虑怎么跟别人去衔接,不考虑工作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就很难成功。
以软件工程师的角度来谈,首要的大局观是团队的协调性,软件工程师往往是高智力的,这种环境下,其实最忌讳的就是我行我素。在更多时候,软件工程师甚至不能太多的开创性思维,而是更需要规范性。但不是说不需要开创性思维,而是要有所平衡。
管理能力
我自认为管理分为两种:1 管理自己 2 管理别人。
我们每个人都要管理好自己,如果这个做不到,必定失败。那如何管理好自己呢?其实不用多说,管理自己从本质上讲就是管理好你的时间。可能好多人都听那个把事情分为四个象限的培训,抓紧那些重要紧急的事情,抓好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至于管理别人,要审视一下自己是这类人吗?我不排斥微软的那种体制,它指定了两条并列且交叉的职业发展阶梯:(Individual Contributor)和(People Manager),员工在任何一条发展阶梯上都能达到很高职位。
不过现在国内的一般企业达不到那么人性化,人们都抱着“学而优则士”的想法,希望我们这批80后能够改变这种局面,为社会履行上我们应尽的责任。
学习和思考
通过一个摆事实的方法来阐述,学习和思考的关键性。
下面是对三位职业经理人的采访所得:
Q:如果你主持面试,您将用哪些方法来考察求职者的学习思考能力?
A:(寇卫东 IBM软件集团两岸三地大中华区总架构师)
我们会在面谈的时候,询问求职者把握,处理新事物的方法。软件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所以除了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外,我们很看重求职者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同时,求职者的团队协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A:(杨洪林 Cognizant 中国区运营总经理)
通过一系列问题判断他的潜质,比如他对职业的认识,对自己发展目标的规划,对自己的未来是不是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A:(Parkash Sundaresan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服务与开发工具事业部总经理)
我希望面试者能告诉我一些我可能不知道的事情,从中我可以了解他们是热衷于从生活中学习新东西,还是安于随波逐流。其实能让我学习,收益最多的人是我最看重的。
从三位牛人的回答中,无不看出学习和思考是多么重要。虽然说的很抽象,但是学习和思考确实需要我们落实的具体中去。
沟通与协作
在一些大的公司(如微软,IBM,英特尔==),员工是否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或会为了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是评价员工的一个标准。在微软,有一个项名叫“Impact&Influence”的课程,辅导员工如何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课程之一。我十分人同这个观点,但也不是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我们需要在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下,让所有人能够自由的沟通,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谁的想法或观点是愚笨的,它只是让我们的团队能向更高效迈进一步。
这项技能需要员工花时间理解并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对个人职业发展方面举足轻重。
职业素养
不言自愈,这就是一个做人的问题,何所谓“做事先做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这些素质你职业化了吗?
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五项软实力的排序也不尽相同。对于初级开发人员,我觉得学习与思考,尤其是沟通与协作比较欠缺;对于项目管理者,管理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比较重要;对于更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大局观了。
祝:天下IT人终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