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的工作是什么,沟通都是必须掌握的技能,除非你打算想鲁宾孙那样在荒岛上生活。这一点往往被程序员忽视,甚至有人认为,程序员是和电脑打交道的,是否能够准确高效的与人沟通是无关紧要的。其实,事实是完全相反,程序员尤其要懂得沟通的技巧。下面我就来具体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礼貌
我这里的礼貌,不仅指日常用语中的“请”,“谢谢”,“对不起”等客套话,更是指说这些话时的心情和心态。所谓心情,就是当你说“谢谢”的时候,不要仅仅流于形式,而要真诚,要发自内心的感谢别人。相对而言,口头上的礼貌用语有时反而不如一个会心的微笑,或者一种感激的行为。一个人如果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了感激,他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他的工作就会包含激情。相反,如果有人帮助了你,而你却认为这样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别人应该做的,那么你对周围就已经产生了敌意,总会感到事事不顺心,这样还有心情工作吗?而所谓心态,就是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不仅要对别人礼貌,还要懂得关爱别人,体会别人的难处,尤其是你的行为可能对别人产生的不利影响。感激,关心,和自醒,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就是礼貌。
在通讯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交际中的礼貌是最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解的。我经常见到这样的例子:在网上聊天时,或者在电子邮件中,有很多人不注意拼写,或者滥用奇怪的标点符号,过量的使用表情符号。不会写的汉字或者英语单词,查一下在线字典是很方便的,现在几乎所有的常用软件都内置了拼写检查的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的文字里面写错的地方达到了50%,说明什么问题呢?你的读者只能认为你对交流的事情不关心,对读者不尊重。滥用各种符号,或者动辄就使用“呵呵”这个词的,就会让人感觉作者很随便。
效率
交际中的效率往往会被误解。假如你的电脑出问题了,想在论坛上获得帮助,有人认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言简意赅”的问“电脑坏了怎么办?”,却不知道这是沟通低效的表现。今天的电脑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写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了,所以仅仅问“电脑坏了怎么办”可能没有人能够有办法。
准确的阐述问题,用一些含义精确的字眼表明自己的意见,这就是高效率沟通的一种方法。在很多公司里面,不同的部门就代表不同的行业,所以不同部门的人往往不会使用一些术语,花了半天功夫,却只是说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如果别人使用了自己不理解的词汇,要真诚的请求别人给予解释,而不要抱着逆反的心理:明知我听不懂,为何还要使用这些术语!因为很多“职业人士”,因为工作久了,已经区分不清什么是本行业的术语,什么是大众话,我们要理解他们。
一种思想,一个创意,只有明确而有条理的用语言表述出来以后,才能有可能被别人接受。如果自己都说不清楚,又怎么能希望别人理解你呢?而清晰条理的表达,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下来。有很多人,尤其是上司们,总是对这种书面的交流方式反感,他们想:几句话就能说完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写下来呢?我们想一想,你几句话能说完,但是听到的人是不是已经准确的理解了呢?如果理解了,是不是已经记住了呢?假如也记住了,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到,那么责任在谁呢?我们有句俗话叫“口说无凭”,这时势必有些人会推卸责任。所以,一定要养成书写的习惯。即使大家都懂了,把它写下来,再让大家确认一下。
有些人的言语会让别人感到冒失。假如有个客户见到你就问,“我的事情怎么样了啊?”如果你对这个客户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却又不方便问到底是什么事情,这时是不是很郁闷?而这个客户的本意是催促你去做他的事情,这个目的也就没有达到。这样看来,我们说话要注意前因后果,避免冒失。很多人有个习惯,在写电子邮件的时候,把别人的来信附在后面,这样人家看到信的时候,马上就知道你回复的是什么问题。
责任心
假如你的工作之一是通知同事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你的同事忘记做了;这时,你的同事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其实你自己在这是也是有责任的。虽然他们已经接到你的通知也认真阅读了,但是你的职责不在于发出通知这样的动作,更在于让他们切实的按照通知去做。这是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观点,那么,我举另外一个例子。有次,你和别人谈起自己曾经参加过某某项目——但是这个项目是失败的;不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别人会因此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吗?哪怕你的责任再轻微,只有项目失败了,就有你的份,你就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对任何事情,尤其是失败的事情,我们都要从责任感的高度去反省自己。众志成城,如果大家齐心合力,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
【未完待续】
礼貌
我这里的礼貌,不仅指日常用语中的“请”,“谢谢”,“对不起”等客套话,更是指说这些话时的心情和心态。所谓心情,就是当你说“谢谢”的时候,不要仅仅流于形式,而要真诚,要发自内心的感谢别人。相对而言,口头上的礼貌用语有时反而不如一个会心的微笑,或者一种感激的行为。一个人如果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了感激,他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他的工作就会包含激情。相反,如果有人帮助了你,而你却认为这样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别人应该做的,那么你对周围就已经产生了敌意,总会感到事事不顺心,这样还有心情工作吗?而所谓心态,就是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不仅要对别人礼貌,还要懂得关爱别人,体会别人的难处,尤其是你的行为可能对别人产生的不利影响。感激,关心,和自醒,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就是礼貌。
在通讯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交际中的礼貌是最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解的。我经常见到这样的例子:在网上聊天时,或者在电子邮件中,有很多人不注意拼写,或者滥用奇怪的标点符号,过量的使用表情符号。不会写的汉字或者英语单词,查一下在线字典是很方便的,现在几乎所有的常用软件都内置了拼写检查的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的文字里面写错的地方达到了50%,说明什么问题呢?你的读者只能认为你对交流的事情不关心,对读者不尊重。滥用各种符号,或者动辄就使用“呵呵”这个词的,就会让人感觉作者很随便。
效率
交际中的效率往往会被误解。假如你的电脑出问题了,想在论坛上获得帮助,有人认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言简意赅”的问“电脑坏了怎么办?”,却不知道这是沟通低效的表现。今天的电脑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写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了,所以仅仅问“电脑坏了怎么办”可能没有人能够有办法。
准确的阐述问题,用一些含义精确的字眼表明自己的意见,这就是高效率沟通的一种方法。在很多公司里面,不同的部门就代表不同的行业,所以不同部门的人往往不会使用一些术语,花了半天功夫,却只是说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如果别人使用了自己不理解的词汇,要真诚的请求别人给予解释,而不要抱着逆反的心理:明知我听不懂,为何还要使用这些术语!因为很多“职业人士”,因为工作久了,已经区分不清什么是本行业的术语,什么是大众话,我们要理解他们。
一种思想,一个创意,只有明确而有条理的用语言表述出来以后,才能有可能被别人接受。如果自己都说不清楚,又怎么能希望别人理解你呢?而清晰条理的表达,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下来。有很多人,尤其是上司们,总是对这种书面的交流方式反感,他们想:几句话就能说完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写下来呢?我们想一想,你几句话能说完,但是听到的人是不是已经准确的理解了呢?如果理解了,是不是已经记住了呢?假如也记住了,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到,那么责任在谁呢?我们有句俗话叫“口说无凭”,这时势必有些人会推卸责任。所以,一定要养成书写的习惯。即使大家都懂了,把它写下来,再让大家确认一下。
有些人的言语会让别人感到冒失。假如有个客户见到你就问,“我的事情怎么样了啊?”如果你对这个客户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却又不方便问到底是什么事情,这时是不是很郁闷?而这个客户的本意是催促你去做他的事情,这个目的也就没有达到。这样看来,我们说话要注意前因后果,避免冒失。很多人有个习惯,在写电子邮件的时候,把别人的来信附在后面,这样人家看到信的时候,马上就知道你回复的是什么问题。
责任心
假如你的工作之一是通知同事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你的同事忘记做了;这时,你的同事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其实你自己在这是也是有责任的。虽然他们已经接到你的通知也认真阅读了,但是你的职责不在于发出通知这样的动作,更在于让他们切实的按照通知去做。这是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观点,那么,我举另外一个例子。有次,你和别人谈起自己曾经参加过某某项目——但是这个项目是失败的;不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别人会因此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吗?哪怕你的责任再轻微,只有项目失败了,就有你的份,你就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对任何事情,尤其是失败的事情,我们都要从责任感的高度去反省自己。众志成城,如果大家齐心合力,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