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预备知识
JavaScript的运行机制:
-
所有同步任务都在主线程上执行,形成一个执行栈(execution context stack)。
-
主线程之外,还存在"任务队列"(task queue)。只要异步任务有了运行结果,就在"任务队列"之中放置一个事件。
-
一旦"执行栈"中的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毕,系统就会读取"任务队列",看看里面有哪些事件。那些对应的异步任务,于是结束等待状态,进入执行栈,开始执行。
-
主线程不断重复上面的第三步
概括即是: 调用栈中的同步任务都执行完毕,栈内被清空了,就代表主线程空闲了,这个时候就会去任务队列中按照顺序读取一个任务放入到栈中执行。每次栈内被清空,都会去读取任务队列有没有任务,有就读取执行,一直循环读取-执行的操作
一个事件循环中有一个或者是多个任务队列
JavaScript中有两种异步任务:
宏任务: script(整体代码), setTimeout, setInterval, setImmediate, I/O, UI rendering
微任务: process.nextTick(Nodejs), Promises, Object.observe, MutationObserver;
1、js为什么是单线程
什么是进程?
进程:是cpu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是能拥有资源和独立运行的最小单位)
什么是线程?
线程:是cpu调度的最小单位;(线程是建立在进程的基础上的一次程序运行单位,一个进程中可以有多个线程)
浏览器是多进程的
放在浏览器中,每打开一个tab页面,其实就是新开了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还有ui渲染线程,js引擎线程,http请求线程等。 所以,浏览器是一个多进程的。
大家都在说js是单线程的,但是为什么要设计成单线程?
这主要和js的用途有关,js是作为浏览器的脚本语言,主要是实现用户与浏览器的交互,以及操作dom;这决定了它只能是单线程,否则会带来很复杂的同步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js被设计了多线程,如果有一个线程要修改一个dom元素,另一个线程要删除这个dom元素,此时浏览器就会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所以,为了避免复杂性,从一诞生,JavaScript就是单线程,这已经成了这门语言的核心特征,将来也不会改变
2、js宏任务和微任务
//执行顺序
同步(Promise)>异步(微任务(process.nextTick ,Promises.then, Promise.catch ,resove,
reject,MutationObserver)>宏认为(setTimeout,setInterval,setImmediate))
process.nextTick> Promises.then
在挂起任务时,JS 引擎会将所有任务按照类别分到这两个队列中,首先在 macrotask 的队列(这个队列也被叫做 task queue)中取出第一个任务,执行完毕后取出 microtask 队列中的所有任务顺序执行;之后再取 macrotask 任务,周而复始,直至两个队列的任务都取完
宏任务和微任务之间的关系
//主线程直接执行
console.log('1');
//丢到宏事件队列中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2');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console.log('3');
})
// new一个Promise对象是同步任务,Promise中then,catch等方法是异步微任务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console.log('4');
resolve();
}).then(function() {
console.log('5')
})
})
//微事件1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console.log('6');
})
//主线程直接执行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console.log('7');
resolve();
}).then(function() {
//微事件2
console.log('8')
})
//丢到宏事件队列中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9');
process.nextTick(function() {
console.log('10');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
console.log('11');
resolve();
}).then(function() {
console.log('12')
})
})
当js被执行时,就是开启一个宏任务,在宏任务中执行指令。
输出结果:1 7 6 8 2 4 3 5 9 11 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