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隧道

DNS隧道

原理说明

DNS隧道是一种隐秘隧道,通过将其他协议封装到DNS协议中传输建立通信的方式。因为DNS协议在网络中一种基础必不可少的服务,所以大部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是不会对对DNS流量进行拦截过滤,这就给DNS作为隐蔽通信提供了有力条件,从而可以利用它实现诸如僵尸网络或木马的远程控制通道和对外传输数据等。

DNS隧道运营的原理可以归结为:“如果你不知道,请问别人”。当DNS服务器收到要解析的地址的DNS请求时,服务器开始在其数据库中查找。如果没有找到记录,则服务器向数据库中指定的域发送请求。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让我们看看如何工作的:僵死主机发起URL请求,比如域名为Y3VyaW9zaXR5.example.com。DNS服务器收到此请求首先尝试找到域扩展名“.com”,然后找到“example.com”,但是在其数据库中找不到“Y3VyaW9zaXR5.example.com”。然后它将请求转发到example.com,并询问它是否知道这样的名称,作为回应example.com预计将返回相应的IP;然而,它可以返回任意字符串,包括C&C指令。

DNS隧道C&C通信原理

DNS隧道数据传输原理

危害说明

1、主机可能已中毒,攻击者利用DNS隧道控制主机对外发起DoS攻击,可能存在被网安、网信办通报的风险。

2、主机可能已中毒,攻击者利用DNS隧道对外传输敏感数据,导致客户信息被泄露。

处置建议

主机存在DNS隧道通信,这表明只是可能被病毒利用进行通信,因为部分客户正常业务也会采用DNS隧道进行通信。即使是病毒所为,但并不清楚僵尸主机到底中了什么病毒,无法使用对应的专杀工具进行针对性处置;而病毒本身在制作过程中,也会考虑免杀方案,逃避专杀工具的检测;所以杀毒工具也不能100%查杀出病毒。

1、在此推荐使用深信服EDR工具进行分析并查杀:http://edr.sangfor.com.cn/tool/SfabAntiBot.zip

2、如果查杀不出病毒,请联系我们的安服人员进行处理。

### 使用Zeek进行DNS隧道检测 #### 配置Zeek以增强DNS监控能力 为了有效检测DNS隧道攻击,需先确保Zeek正确配置并运行于目标环境中。通过编辑`node.cfg`文件来指定监听的网络接口[^5]: ```bash vi /opt/zeek/etc/node.cfg ``` 对于特定网卡(例如ens33),应调整如下参数: ```ini [worker-1] type=worker host=localhost interface=ens33 lb_method=custom lb_procs=auto ``` 接着,在`networks.cfg`中定义受保护的内部网络范围。 #### 启用和自定义DNS日志记录功能 启用详细的DNS查询日志有助于后续分析潜在的DNS隧道行为。这可以通过修改`local.zeek`或其他适当位置实现。添加以下内容至配置文件内: ```zeek redef LogAscii::use_json = T; @load protocols/dns/logs event dns_request(c: connection, msg: DNS_Msg, q: DNS_Question) { if (q$qtype == DNS_A || q$qtype == DNS_CNAME) { log_format("%s %d \"%s\"", c$id$orig_h, c$id$resp_p, q$qname); } } ``` 上述脚本片段会针对A记录和CNAME类型的请求生成更详尽的日志条目[^3]。 #### 实施专门的DNS隧道检测逻辑 基于已知特征开发针对性强的检测算法是必要的。下面给出了一种简单的策略——统计单位时间内同一源地址发起的不同子域数量超过阈值即触发警报: ```zeek global max_subdomains_per_minute = 10; module Custom_DNS_Tunneling; hook LocalEvents::install() { add EventPolicy::add_event_handler(DNS::log_dns, handle_dns_log); } function handle_dns_log(rec: DNS::Info): bool { local key = fmt("%s-%s", rec$query, get_orig_ip_str(rec)); # 维护每分钟内的唯一子域名计数器 global subdomain_counts : table[string] of int &create_expire=60secs; ++subdomain_counts[key]; if (subdomain_counts[key] > max_subdomains_per_minute) { NOTICE([$note="Potential DNStunnel detected", $msg=fmt("Suspicious number (%d) of unique subdomains queried by %s within one minute.", subdomain_counts[key], get_orig_ip_str(rec)), $conn_id=rec$conn]); delete subdomain_counts[key]; # 清除过期项 } return F; # 不阻止事件传播 } ``` 此代码段实现了对异常频繁变换子域名模式的识别机制,并会在发现疑似案例时发出通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