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类型转换,不同的C标准采取的策略不同。
对于K&R C所采用的是无符号保留原则,当无符号类型与int或者更小的整型混合使用时,结果类型是无符号类型。
对于ANSI C采用值保留原则,当执行算术运算时,操作数的类型如果不同,就会发生转换。数据类型一般朝着浮点精度更高,长度更长的方向转换,整数型如果转换成signed不会丢失信息,就转换成signed,否则转换成unsigned。
书中有这样一个程序,很有意思。
int array[]={23,32,213,0,213,13,11,1,3};
#define TOTAL (sizeof(array)/sizeof(array[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d=-1;
printf("%d",TOTAL);
if(d<=TOTAL-2)
printf("%d",array[d+1]);
system("PAUSE");
return 0;
}
根据上述代码,判断打印的结果是什么?实际上,
在运行时,并没有打印输出。原因是TOTAL为unsigned int,d为int,在进行比较时,d由int转换为unsigned int与TOTAL进行比较,d此时升级为一个非常大的整数,因此if判断为false。
这里需要将TOTAL强制转换为int,即可进行判断。if(d<=(int)TOTAL-2)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应该书中建议对无符号类型采取对应策略。
1、尽量都使用符号整型,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只有使用位段和二进制掩码时,才可以使用无符号数。
3、在表达式中进行强制类型转换,是操作数的类型一致,不必让编译器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