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态规划的三大步骤
动态规划,无非就是利用历史记录,来避免我们的重复计算。而这些历史记录,我们得需要一些变量来保存,一般是用一维数组或者二维数组来保存。下面我们先来讲下做动态规划题很重要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骤:定义数组元素的含义,上面说了,我们会用一个数组,来保存历史数组,假设用一维数组 dp[] 吧。这个时候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规定你这个数组元素的含义,例如你的 dp[i] 是代表什么意思?
第二步骤:找出数组元素之间的关系式,我觉得动态规划,还是有一点类似于我们高中学习时的归纳法的,当我们要计算 dp[n] 时,是可以利用 dp[n-1],dp[n-2]…..dp[1],来推出 dp[n] 的,也就是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来推出新的元素值,所以我们要找出数组元素之间的关系式,例如 dp[n] = dp[n-1] + dp[n-2],这个就是他们的关系式了。而这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后面我会讲几种类型的题来说。
学过动态规划的可能都经常听到最优子结构,把大的问题拆分成小的问题,说时候,最开始的时候,我是对最优子结构一梦懵逼的。估计你们也听多了,所以这一次,我将换一种形式来讲,不再是各种子问题,各种最优子结构。所以大佬可别喷我再乱讲,因为我说了,这是我自己平时做题的套路。
第三步骤:找出初始值。学过数学归纳法的都知道,虽然我们知道了数组元素之间的关系式,例如 dp[n] = dp[n-1] + dp[n-2],我们可以通过 dp[n-1] 和 dp[n-2] 来计算 dp[n],但是,我们得知道初始值啊,例如一直推下去的话,会由 dp[3] = dp[2] + dp[1]。而 dp[2] 和 dp[1] 是不能再分解的了,所以我们必须要能够直接获得 dp[2] 和 dp[1] 的值,而这,就是所谓的初始值。
由了初始值,并且有了数组元素之间的关系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 dp[n] 的值了,而 dp[n] 的含义是由你来定义的,你想求什么,就定义它是什么,这样,这道题也就解出来
二、案例详解
案例一、简单的一维 DP
问题描述:一只青蛙一次可以跳上1级台阶,也可以跳上2级。求该青蛙跳上一个n级的台阶总共有多少种跳法。
(1)、定义数组元素的含义
按我上面的步骤说的,首先我们来定义 dp[i] 的含义,我们的问题是要求青蛙跳上 n 级的台阶总共由多少种跳法,那我们就定义 dp[i] 的含义为:跳上一个 i 级的台阶总共有 dp[i] 种跳法。这样,如果我们能够算出 dp[n],不就是我们要求的答案吗?所以第一步定义完成。
(2)、找出数组元素间的关系式
我们的目的是要求 dp[n],动态规划的题,如你们经常听说的那样,就是把一个规模比较大的问题分成几个规模比较小的问题,然后由小的问题推导出大的问题。也就是说,dp[n] 的规模为 n,比它规模小的是 n-1, n-2, n-3…. 也就是说,dp[n] 一定会和 dp[n-1], dp[n-2]….存在某种关系的。我们要找出他们的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找?
这个怎么找,是最核心最难的一个,我们必须回到问题本身来了,来寻找他们的关系式,dp[n] 究竟会等于什么呢?
对于这道题,由于情况可以选择跳一级,也可以选择跳两级,所以青蛙到达第 n 级的台阶有两种方式

本文介绍动态规划的三个核心步骤及四个案例分析,包括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应用,以及编辑距离问题。通过定义数组含义、找出元素间关系式和确定初始值的方法,帮助读者掌握动态规划解题技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07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