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推荐一本书,里面有很多章节的内容都是分析师考试会考到的:
《软件建模与设计: UML、用例、模式和软件体系结构》
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2YHBdX0b0U2IPeRv6YYeg?pwd=t3eo
提取码:t3eo
一、系统分析与规划设计
1、设计类的种类和主要职责
- 实体类:映射需求中的每个实体,保存需要存储在永久存储体中的信息,例如用户、商品等。
- 控制类:用于控制用例工作的类,用于对一个或几个用例所特有的控制行为进行建模,如结算,备货等。
- 边界类:用户封装在用例内、外流动的信息或数据流。例如,浏览器、购物车等。
2、可行性分析
-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也称为投资收益分析或成本效益分析,主要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项目建成后可能的经济收益。
-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也称为技术风险分析,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以及技术能力约束。现有的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是否足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现有的资源(例如,掌握技术的员工、企业的技术积累、构件库、软硬件条件等)是否足以支持项目的实施。技术可行性绝不仅仅是论证在技术手段上是否可实现,实际上包含了在当前资源条件下的技术可行性。
- 法律可行性:法律可行性也称为社会可行性,具有比较广泛的内容,它需要从政策、法律、道德、制度等社会因素来论证信息系统建设的现实性。
- 用户使用可行性:是从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评估系统的可行 性,包括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使用人员的素质和培训要求等,可以细分为管理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管理可行性是指从企业管理上分析系统建设可行性;运行可行性也称为操作可行性,是指分析和测定信息系统在确定环境中能够有效工作,并被用户方便使用的程度和能力。
3、DFD的主要作用
- DFD是理解和表达用户需求的工具,是需求分析的手段
- DFD概括地描述了系统的内部逻辑结构,是需求分析结果的表达工具,也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系统设计的起点
- DFD作为一个存档的文字材料,是进一步修改和充实开发计划的依据
4、数据字典的作用
- 按各种要求列表。可以根据数据字典,把所有数据条目按一定的顺序全部列出,保证系统设计时不会遗漏。
- 相互参照,便于系统修改。根据初步的 DFD,建立相应的数据字典。在需求分析过程中,系统分析师常会发现原来的 DFD 及各种数据定义中有错误或遗漏,需要修改或补充。
- 由描述内容检索名称。
- 一致性检验和完整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