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O)是当前计算机界关心的重点,它是90年代软件开发方法的主流。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很宽的范围。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式界面、应用结构、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结构、CAD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
“面向对象”是专指在程序设计中采用封装、继承、抽象等设计方法。可是,这个定义显然不能再适合现在情况。面向对象的思想已经涉及到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如,面向对象的分析(OOA,Object Oriented Analysis),面向对象的设计(OOD,Object Oriented Design)、以及我们经常说的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OOP,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对象语言的特点,基本上就是Java语言的特点----抽象,封装,多态。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对象。
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从最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飞机等均可看作对象,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
(2)对象的状态和行为。
对象具有状态,一个对象用数据值来描述它的状态。
对象还有操作,用于改变对象的状态,对象及其操作就是对象的行为。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封装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3)类。
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因此,对象的抽象是类,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也可以说类的实例是对象。
类具有属性,它是对象的状态的抽象,用数据结构来描述类的属性。
类具有操作,它是对象的行为的抽象,用操作名和实现该操作的方法来描述。
(4)类的结构。
在客观世界中有若干类,这些类之间有一定的结构关系。通常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一般--具体结构关系,整体--部分结构关系。
①一般——具体结构称为分类结构,也可以说是“或”关系,或者是“is a”关系。
②整体——部分结构称为组装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与”关系,或者是“has a”关系。
(5)消息和方法。
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结构叫做消息。在对象的操作中,当一个消息发送给某个对象时,消息包含接收对象去执行某种操作的信息。发送一条消息至少要包括说明接受消息的对象名、发送给该对象的消息名(即对象名、方法名)。一般还要对参数加以说明,参数可以是认识该消息的对象所知道的变量名,或者是所有对象都知道的全局变量名。
类中操作的实现过程叫做方法,一个方法有方法名、参数、方法体。消息传递如图10-1所示。
代码编写的规则
Java的每一条命令都要以“;”结尾;
定义类名,以大写字母开头,单词之间也最好用大小写区别;
注释的三种表示方法:
// 单行注释
/* content */ 多行注释
/** content */ Javadoc注释,在生成Java文档时使用
标示符是用户自己起的 类名,变量名,方法名,是自己定义的名称。
标示符是区分大小写的;
不能以数字开头;
不能用Java的关键字;
Java的关键字有55个。其中 goto,const 为Java停用的保留关键字。所以Java中没有goto语句。
Java的数据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 基本数据类型 和 对象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又可分为 逻辑型,字符型,整型和实数型。
逻辑型(boolean 型)表达的 true 和 false 的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占用1个字节。
字符型( char 型) 储存的单字符,在内存中占用2个字节。
char a='A' right; char a="A" wrong;字符"A"不是字符,二十字符串;
整型( byte ,short ,int long型 )型 表示整数
整型 | 内存大小 | 取值范围 |
byte | 1byte=8位 | -128~127 |
short | 2byte=16位 | -32768~32767 |
int | 4byte=32位 | 略 |
long | 8byte=64位 | 略 |
实数型(单精度float, 双精度 double) 表示实数
实数型 | 内存大小 | 取值范围 |
float | 4byte=32位 | 略 |
double | 8byte | 略 |
Java中基本类型的大小排序 byte < shor t < int < long < float < double
大部分摘录了
thimin的专栏
http://blog.youkuaiyun.com/thimin/archive/2007/04/03/155000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