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写的这几点是从网络上摘取转载过来的,还不是太通俗,后面我弄清楚后,要将其简化,通俗化
赋予边界值 1
【 elseif 边界条件 2 成立 then
赋予边界值 2
┇ 】
else
调用解决问题的通式
endif
- 决定问题规模的参数。需要用递归算法解决的问题,其规模通常都是比较大的,在问题中决定规模大小(或问题复杂程度)的量有哪些?把它们找出来。
- 问题的边界条件及边界值。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得出问题的解?这就是问题的边界条件及边界值。
- 解决问题的通式。把规模大的、较难解决的问题变成规模较小、易解决的同一问题,需要通过哪些步骤或等式来实现?这是解决递归问题的难点。把这些步骤或等式确定下来。
- 把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好之后,就可以在子程序中定义递归调用。其一般格式为:
赋予边界值 1
【 elseif 边界条件 2 成立 then
赋予边界值 2
┇ 】
else
调用解决问题的通式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