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需要手脚架
就我在项目中遇到的情况。愿意写接口文档的开发人员,可谓少之又少。大多数不是沉默以对,就是认为这本身是属于测试的工作,不应该摊到开发身上。但是如果要人工去一个个收集这些接口参数或者维护这些接口的变化,实际还是很难做到的,工作量不小。在团队大部分测试人员的技术没达到的情况下,更是无从开展。于是手脚架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
华山一条路?
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解法。从技术上来讲
- 说服开发,引入swagger框架swaggerUI官网
- 用postman/fildder收集后,再手工转成接口自动化的代码或者相关文件
- 自己动手写一个代理,浏览器配置上这个代理,代理自动录制转换
我们先来看看各自的优劣:
评估点 | swagger UI | postman/fiddler | 全新的代理jar |
---|---|---|---|
技术难度 | easy | easy | medium |
使用效果 | great | good | unk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