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打印服务与内核管理全解析
1. 打印服务请求
SERVICE 键值会根据提交的请求类型而有所不同,请求范围从远程服务器的简单连接请求到删除打印作业。打印客户端(如 lpr、lpq、lprm 和 lpc)会发起不同类型的服务请求。其中,lpq 会请求队列信息,SERVICE 的键值为 Q;lprm 会发起删除请求,键值为 M。
LPRng 使用与 CUPS 相同的命令行打印客户端,包括 lpr、lpc、lpq 和 lprm 命令。详细选项可查看各命令的手册页。不过,某些功能(如加密)仅在 CUPS 版本中可用。
2. 内核基础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内存和磁盘访问等核心任务,还能与构成系统的硬件进行交互。例如,它使 Linux 具备多任务和多用户支持等标准特性,同时处理与 CD - ROM 或硬盘等设备的通信。用户通过内核向这些设备发送访问请求,内核再将指令发送给设备。
Kudzu 会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检测设备,Linux 安装时会对内核进行相应配置。但如果添加新设备,可能需要在内核中启用对其的支持,这通常涉及创建内核的修改版本,也就是构建或编译内核。此外,新的内核版本会不断推出,以提供更好的设备支持和更流畅的系统运行。
3. 内核版本
Linux 内核的版本号由三部分组成: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修订号。主版本号随内核的重大更改而递增;次版本号表示稳定性,偶数用于稳定版本,奇数用于开发版本,开发版本可能不稳定,新特性通常先在开发版本中出现。如果注重稳定性,建议等待稳定版本。修订号表示修正版本,随着漏洞的发现和修复,会发布新的修订版本,开发内核可能有多个修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