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NAT概述
NAT是一种地址转换技术,它可以将IP数据报文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并通过转换端口号达到地址重用的目的。NAT作为一种缓解IPv4公网地址枯竭的过渡技术,由于实现简单,得到了广泛应用。
1.1、NAT类型
根据NAT转换是对报文中的源地址进行转换还是对目的地址进行转换,NAT可以分为源NAT、目的NAT和双向NAT
源NAT
类别 | 描述 |
---|---|
NAT No-PAT | NAT No-PAT是一种只转换地址,不转换端口的NAT。NAT No-PAT可以实现私网地址到公网地址的一对一转换。 |
NAPT (PAT) | NAPT是一种同时转换地址池和端口的NAT。NAPT使用一个地址池,地址池内有多个公网地址可供转换。NAPT可以实现多个私网地址到一个或多个公网地址的转换。 |
Easy IP | Easy IP是一种特殊的NAPT,Easy IP使用出接口的公网IP地址作为NAT转换后的地址。 |
目的NAT
类别 | 描述 |
---|---|
静态目的NAT | 静态目的NAT是一种转换报文目的IP地址的方式,转换前后的地址存在一种固定的映射关系。 |
动态目的NAT | 动态目的NAT是一种动态转换报文目的IP地址的方式,转换前后的地址不存在一种固定的映射关系。 |
NAT Server | NAT Server是一种特殊的静态目的NAT,NAT Server将发往私网服务器的报文中的公网地址转换为与之对应的私网地址 |
双向NAT
双向NAT指的是在转换过程中同时转换报文的源信息和目的信息。双向NAT不是一个单独的功能,而是源NAT和目的NAT的组合。双向NAT是针对同一条流,在其经过设备时同时转换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双向NAT主要应用在同时有外网用户访问内部服务器和私网用户访问内部服务器的场景。
二、NAT No-PAT 案例
2.1、拓扑图
2.2、配置
AR1
<Huawei>undo terminal monito ##关闭弹出信息##
<Huawei>sys ##进入系统视图##
[Huawei]sysname AR1 ##重命名##
[AR1]user-interface console 0
[AR1-ui-console0]idle-timeout 0 0 ##配置永不超时##
[AR1-ui-console0]q ##退回上一级##
[AR1]int g0/0/0 ##进入接口##
[A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92.168.1.1 24 ##配置IP##
[AR1-GigabitEthernet0/0/0]undo sh ##开启接口##
[A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进入接口##
[A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20.0.0.1 24 ##配置IP##
[AR1-GigabitEthernet0/0/1]undo sh ##开启接口##
[AR1-GigabitEthernet0/0/1]nat static global 15.0.0.10 inside 192.168.1.10 netmas
k 255.255.255.255 ##配置私网和公网一对一转换##
[AR1-GigabitEthernet0/0/1]q ##退回上一级##
[AR1]ip route-static 0.0.0.0 0 20.0.0.2 ##配置默认路由##
AR2
<Huawei>undo terminal mon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