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最早的培训就是关于测试的。我们最先只能做单体测试(就是单元测试)的测试实施,纯粹体力活。测试设计人员编写了测试式样书,然后实施人员根据式样书生成报告书,接着测试并根据结果填写报告书。刚开始我们连测试报告书都不用做,测试完直接往式样书里填写结果,甚至只记录虽然是做测试实施,测试设计也要学的。 ) NG的结果。因为单体测试要求所有结果必须OK,不能有NG,一旦发现NG,需要通知编码人员修改代码。目前我们还只能做“DR”即同行评审(想起CMM了),一般编写式样书的人已经自己测试过一遍了,我们再测一遍,并检查一下式样书,挑挑小毛病,基本很少出现NG。(PS.
注意一些式样书编写规则:期望值用双引号引上(如”Navigation settings”を表示する),部品ID用括弧括上(如:SW部品「TSW-NRL-0136-00:Settings」カーソルがある場合)。
J&k两列(即式样书Excel表格里的第J、K列)是需要编写写测试项的条目:
SW部品
1. ラベル
(ア) 固定
只需记录Label文字,不需要测试项。
(イ) 可変
① 显示为Pattern数,或显示内容&形式:每个Pattern(或内容&形式)对应一个测试项。
② 显示值域:五点测试法(共五个测试数据:最小值、最大值、中间一个任意值、低于最小值一个单位、高于最大值一个单位)
2. 示_条件_式(根据条件显示不同内容)
假设显示条件包括ABC……
① 条件为A|B,则抽出A=T、B=F;A=F、B=T;A=F、B=F共三个测试数据。
② 条件为A&B,抽出A=T、B=T,A=F、B=F共两种情况。
其他组合条件依此类推,对于复杂的条件式,还有一个工具用来生成测试数据。
PS.感觉这种测试方法跟我们学过的测试原则都不一样(不是条件覆盖,也不是组合覆盖,也不是路径覆盖),谁来给我解释一下啊~
3. 消去_有無
如果有“消去”条件,将消去条件作为测试数据,确认结果为消去。
4. トーンダウン(走行中除外)_有無(同上)
5. 走行中トーンダウン_有無(同上)
6. インジケータ(選択状態)_有無(同上)
7. ○○押し_BEEP音_有無
同上。另外,如果条件为“無し”也需要测试,确认确实没有发声。
8. ○○押し_機能定義
9. 備考
意匠部品(参考SW部品)
1. 表示(走行中除外)_条件_式
2. 消去_有無
3. トーンダウン_有無
4. 動画_有無
5. 可変情報_有無
6. 機能定義
7. 備考
“遷移確認および判定”Sheet中填写迁移确认信息,“部品ID”栏填写操作的部品的ID,“部品名称”栏填写操作后迁移到的画面ID(如果有迁移条件,也需要写出)。对于迁移的确认,需要采用路径覆盖的测试方法,但是有一个例外:
② 迁移路径跨机能
③ 迁移路径已经在迁移先机能内确认过
④ 迁移先机能内的分歧条件和对象画面所属机能不相关
当以上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迁移元机能内的迁移需要全覆盖,迁移先机能内的路径只需要任意抽取一条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