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VC++讲座笔记-(4)MFC消息映射机制的剖析(修订版)

本文详细解析了MFC中的消息映射机制,包括如何使用ClassWizard理解和响应消息,以及设备描述表CDC的使用方法。同时,介绍了如何在MFC中使用不同类型的画笔和画刷进行绘图,包括设置线条属性、填充矩形区域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MFC消息映射机制的剖析,讲述如何运用ClassWizard,,理解发送给窗口的消息是如何被MFC框架通过窗口句柄映射表和消息映射表来用窗 口类的函数进行响应的。掌握设备描述表及其封装类CDC的使用,CDC是如何与具体的设备发生关联的,融合具体的画图程序进行分析。如何设置封闭图形的填 充刷子(位图画刷与透明画刷的使用)。

一,消息映射机制

1,消息响应函数:(例:在CDrawView类响应鼠标左键按下消息)
1)在头文件(DrawView.h)中声明消息响应函数原型。
//{{AFX_MSG(CDrawView) //注释宏
afx_msg void OnLButtonDown(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AFX_MSG //注释宏

说明:
在注释宏之间的声明在VC中灰色显示。afx_msg宏表示声明的是一个消息响应函数。
2)在源文件(DrawView.cpp)中进行消息映射。
BEGIN_MESSAGE_MAP(CDrawView, CView)
//{{AFX_MSG_MAP(CDrawView)
ON_WM_LBUTTONDOWN()
//}}AFX_MSG_MAP
// Standard printing commands
ON_COMMAND(ID_FILE_PRINT, CView::OnFilePrint)
ON_COMMAND(ID_FILE_PRINT_DIRECT, CView::OnFilePrint)
ON_COMMAND(ID_FILE_PRINT_PREVIEW, CView::OnFilePrintPreview)
END_MESSAGE_MAP()

说明:
在宏BEGIN_MESSAGE_MAP()与END_MESSAGE_MAP()之间进行消息映射。
宏ON_WM_LBUTTONDOWN()把消息WM_LBUTTONDOWN与它的响应函数OnLButtonDown()相关联。这样一旦有消息的产生,就会自动调用相关联的消息响应函数去处理。
宏ON_WM_LBUTTONDOWN()定义如下:
#define ON_WM_LBUTTONDOWN() \
{ WM_LBUTTONDOWN, 0, 0, 0, AfxSig_vwp, \
(AFX_PMSG)(AFX_PMSGW)(void (AFX_MSG_CALL CWnd::*)(UINT, CPoint))&OnLButtonDown },
3)源文件中进行消息响应函数处理。(DrawView.cpp中自动生成OnLButtonDown函数轮廓,如下)
void CDrawView::OnLButtonDown(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
// TODO: Add your message handler code here and/or call default
CView::OnLButtonDown(nFlags, point);
}

说明:
可见当增加一个消息响应处理,在以上三处进行了修改。可在消息响应函数里添加消息处理代码完成对消息的响应、处理。

2,消息响应的实现:
1) MFC没有采取虚函数方式——在基类中针对每种消息做一个虚函数,当子类对消息响应的时候,只要在子类中重写这个虚函数,子类没有的则调用父类的——而采 取消息映射方式来实现消息响应,这是因为:假定MFC使用虚函数发送消息,CWnd将为超过100个消息来声明虚函数。对于在程序中使用的每一个派生类, C++都要求一个名为vtable虚函数分发表。不管这些函数是否确实在派生类中重载,对于每一个虚函数,每一个vtable都需要一个4字节输入项。这 样,对于窗口或者空间的每一个不同类型,应用程序将需要400多字节的表来支持虚拟消息处理程序。MFC类派生层次很多,如果在基类对每个消息进行虚函数 处理,那么从基类派生的每个子类都将背负一个庞大的虚表,这对资源是很大的浪费。
2)消息映射方式:MFC在后台维护了一个句柄(例如窗口的句 柄)和C++对象指针的对照表,当收到一个消息后,通过消息结构里资源句柄(查对照表)就可找到与它对应的一个C++对象指针,然后把这个指针传给基类, 基类利用这个指针调用WindowProc()函数对消息进行处理,WindowProc()函数中调用OnWndMsg()函数,真正的消息路由及处理 是由OnWndMsg()函数完成的。由于WindowProc()和OnWndMsg()都是虚函数,而且是用派生类对象指针调用的,由多态性知最终调 用子类的。在OnWndMsg()函数处理的时候,根据消息种类去查找消息映射,判断所发的消息有没有响应函数,具体方式是到相关的头文件和源文件中寻找 消息响应函数声明(从注释宏//{{AFX_MSG(CDrawView)…//}}AFX_MSG之间寻找),消息映射(从宏 BEGIN_MESSAGE_MAP(…)….END_MESSAGE_MAP()之间寻找),最终找到对应的消息处理函数。当然,如果子类中没 有对消息进行处理,则消息交由基类处理。
说明:

二,一些基本绘图函数

1,关于CPoint(摘自Visual C++技术内幕第五版)。
CRect、CPoint和CSize类是由Windows RECT、POINT和SIZE结构派生出来的,因此,他们继承了公用整数型数据成员,如下所示:
CRect 左、上、右、下
CPoint x、y
CSize cx、cy
如果查看《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Reference》,你将看到,这三个类有大量的重载运算符。你可以在其他程序中完成如下操作:
添加CSize对象到一个CPoint对象。
从CPoint对象中减去一个CSize对象。
从CPoint对象中减去另一个CPoint,产生一个CSize对象。
把CPoint或者CSize对象添加到CRect对象。
从CRect对象中减去CPoint或者CSize对象。
CRect 类有与CSize和CPoint相关的成员函数。例如,TopLeft成员函数返回一个CPoint对象,并且,Size成员函数返回一个CSize对 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CSize对象是“两个CPoint对象的差”,并且,可以通过CPoint对象的差来获得CRect对象。

2,使用SDK的全局函数获取DC。
HDC hdc;
hdc = ::GetDC(m_hWnd);//获取DC句柄,参见第一篇第14点
MoveToEx(hdc, m_ptOrigin.x, m_ptOrigin.y, NULL);//将坐标原点移动到m_ptOrigin
LineTo(hdc, point.x, point.y);
::ReleaseDC(m_hWnd, hdc);//释放DC

3,使用CDC类指针和CWin类成员函数获取DC。
CDC *pDC = GetDC();
pDC->MoveTo(m_ptOrigin);
pDC->LineTo(point);
ReleaseDC(pDC);

4,使用CClientDC类(从CDC类派生来的)。
CClientDC dc(this);
dc.MoveTo(m_ptOrigin);
dc.LineTo(point);

说明:
The CClientDC class is derived from CDC and takes care of calling the Windows functions GetDC at construction time and ReleaseDC at destruction time. This means that the device context associated with a CClientDC object is the client area of a window.
一个CClientDC相关联的设备上下文是一个窗口的客户区。

5,使用CWindowDC类(从CDC类派生来的)。
CWindowDC dc(this);//
dc.MoveTo(m_ptOrigin);
dc.LineTo(point);

说明:
The CWindowDC class is derived from CDC. It calls the Windows functions GetWindowDC at construction time and ReleaseDC at destruction time. This means that a CWindowDC object accesses the entire screen area of a CWnd (both client and nonclient areas).
一个CWindowDC相关联的设备上下文是一个窗口的整个屏幕区域,包括客户区和非客户区。

6,GetParent()得到父窗口指针,GetDesktopWindow()得到桌面窗口指针。

7,使用画笔改变线条类型、宽度和颜色。
CPen pen(PS_SOLID, 1, RGB(255,0,0));//构造实心,宽度为1的红色画笔
CClientDC dc(this);
CPen *pOldPen = dc.SelectObject(&pen);//将画笔选入DC,并保存以前所用的画笔
dc.MoveTo(m_ptOrigin);
dc.LineTo(point);
dc.SelectObject(pOldPen);//恢复先前的画笔

8,使用画刷(填充矩形区域)。
使用单色画刷
CBrush brush(RGB(255,0,0));//构造一个红色画刷
CClientDC dc(this);
dc.FillRect(CRect(m_ptOrigin,point), &brush);//用指定的画刷去填充矩形区域

使用位图画刷
CBitmap bitmap;//构造位图对象
bitmap.LoadBitmap(IDB_BITMAP1);//通过资源ID初试化位图
CBrush brush(&bitmap);//构造位图画刷
CClientDC dc(this);
dc.FillRect(CRect(m_ptOrigin,point), &brush);

使用透明画刷
CBrush *pBrush = CBrush::FromHandle((HBRUSH)GetStockObject(NULL_BRUSH));//获取透明画刷对象指针
CClientDC dc(this);
CBrush *pOldBrush = dc.SelectObject(pBrush);//将透明画刷选入DC
dc.Rectangle(CRect(m_ptOrigin, point));
dc.SelectObject(pOldBrush);//释放透明画刷

说明:
The GetStockObject function retrieves a handle to one of the predefined stock pens, brushes, fonts, or palettes.
HGDIOBJ GetStockObject(
int fnObject // type of stock object
);

Returns a pointer to a CBrush object when given a handle to a Windows HBRUSH object.
static CBrush* PASCAL FromHandle( HBRUSH hBrush );//FromHandle是一个静态方法

9,对static类成员的补充

  1. static类成员不属于某一个具体对象,而属于类本身,在类加载的时候就已经为其分配了代码区。
  2. 类的每个static成员变量都只在内存中保留一个拷贝,不管实例化了类的多少个对象。
  3. 应该在声明static成员变量的同时,在类的声明外,类的定义文件中初始化它,形如:变量类型 类名::变量名 = 初始值;。
  4. 类一旦加载到内存中,就能立即用形如CBrush::FromHandle()的形式调用,一直到程序结束。
  5. static方法中,不能直接访问非static的数据成员和方法。
  6. static成员函数没有this指针。

10,CDC::SetROP2方法:
int SetROP2( int nDrawMode );
Sets the current drawing mode. The drawing mode specifies how the colors of the pen and the interior of filled objects are combined with the color already on the display surface.
The drawing mode is for raster devices only; it does not apply to vector devices. Drawing modes are binary raster-operation codes representing all possible Boolean combinations of two variables, using the binary operators AND, OR, and XOR (exclusive OR), and the unary operation NOT.
设置当前的绘图模式。绘图模式指定了如何把画笔和填充物的内部颜色与显示表面已存在的颜色进行组合。
绘图模式仅用于光栅装置;它不用于向量装置。绘图模式是二进制的光栅操作代码,使用二元操作符AND,OR和XOR,以及一元操作符NOT,表达了两个变量所有可能的布尔组合。

virtual LRESULT WindowProc(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位置:WINCORE.CPP Ln1592
LRESULT CWnd::WindowProc(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 OnWndMsg does most of the work, except for DefWindowProc call
LRESULT lResult = 0;
if (!OnWndMsg(message, wParam, lParam, &lResult))
lResult = DefWindowProc(message, wParam, lParam);
return lResult;
}

virtual BOOL OnWndMsg(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LRESULT* pResult);

code, cpp, mfc, vc, vc++, 孙薪, 消息, 消息响应, 消息映射
isdox?i=7c6879c66c5957ad90c2719af04eb61f isdox?i=85a986ba0942e5149ae685cd1231ed72
CH341A编程器是一款广泛应用的通用编程设备,尤其在电子工程和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中,它被用来烧录各种类型的微控制器、存储器和其他IC芯片。这款编程器的最新版本为1.3,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加了对25Q256等32M芯片的支持。 25Q256是一种串行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通常用于存储程序代码、配置数据或其他非易失性信息。32M在这里指的是存储容量,即该芯片可以存储32兆位(Mbit)的数据,换算成字节数就是4MB。这种大容量的存储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都有应用,例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设备等。 CH341A编程器的1.3版更新,意味着它可以与更多的芯片型号兼容,特别是针对32M容量的芯片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编程效率和稳定性。26系列芯片通常指的是Microchip公司的25系列SPI(串行外围接口)EEPROM产品线,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小体积、低功耗和非易失性存储的应用场景。 全功能版的CH341A编程器不仅支持25Q256,还支持其他大容量芯片,这意味着它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这包括但不限于微控制器、EPROM、EEPROM、闪存、逻辑门电路等多种类型芯片的编程。 使用CH341A编程器进行编程操作时,首先需要将设备通过USB连接到计算机,然后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和编程软件。在本例中,压缩包中的"CH341A_1.30"很可能是编程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后,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界面选择需要编程的芯片类型,加载待烧录的固件或数据,然后执行编程操作。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正确设置芯片的电压、时钟频率等参数,以防止损坏芯片。 CH341A编程器1.3版是面向电子爱好者和专业工程师的一款实用工具,其强大的兼容性和易用性使其在众多编程器中脱颖而出。对于需要处理25Q256等32M芯片的项目,或者26系列芯片的编程工作,CH341A编程器是理想的选择。通过持续的软件更新和升级,它保持了与现代电子技术同步,确保用户能方便地对各种芯片进行编程和调试。
内存分区情况的分析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MCU(微控制器)环境中。标题提到的工具是一款专为分析Linux环境下的`gcc-map`文件设计的工具,这类文件在编译过程结束后生成,包含了程序在目标设备内存中的布局信息。这个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理解程序在RAM、ROM以及FLASH等存储区域的占用情况,从而进行优化。 `gcc-map`文件通常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1. **符号表**:列出所有定义的全局和静态变量、函数以及其他符号,包括它们的地址和大小。 2. **节区分配**:显示每个代码和数据节区在内存中的位置,比如.text(代码)、.data(已初始化数据)、.bss(未初始化数据)等。 3. **内存汇总**:总览所有节区的大小,有助于评估程序的整体内存需求。 4. **重定位信息**:显示了代码和数据如何在目标地址空间中定位。 该分析工具可能提供以下功能: 1. **可视化展示**:将内存分配以图形化方式呈现,便于直观理解。 2. **详细报告**:生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列出每个符号的大小和位置。 3. **比较功能**:对比不同编译版本或配置的`map`文件,查看内存使用的变化。 4. **统计分析**:计算各种内存区域的使用率,帮助识别潜在的优化点。 5. **自定义过滤**:允许用户根据需要筛选和关注特定的符号或节区。 虽然在MCU环境中,Keil IDE自带的工具可能更方便,因为它们通常针对特定的MCU型号进行了优化,提供更加细致的硬件相关分析。然而,对于通用的Linux系统或跨平台项目,这款基于`gcc-map`的分析工具提供了更广泛的适用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开发者可以利用这款工具来: - **优化内存使用**:通过分析哪些函数或数据占用过多的内存,进行代码重构或调整链接器脚本以减小体积。 - **排查内存泄漏**:结合其他工具,比如动态内存检测工具,查找可能导致内存泄漏的部分。 - **性能调优**:了解代码执行时的内存分布,有助于提高运行效率。 - **满足资源限制**:在嵌入式系统中,确保程序能在有限的内存空间内运行。 总结来说,`gcc-amap`这样的工具对于深入理解程序的内存布局和资源消耗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开发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代码以适应不同的硬件环境。在处理`map`文件时,开发者不仅能获取到程序的内存占用情况,还能进一步挖掘出可能的优化空间,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