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数据中心:聚焦规划高级IP二

随着企业大量采用基于IP的应用,如VoIP,传统网络管理工具已难以应对这些应用带来的实时变化和性能需求。文章探讨了现有管理工具的局限性,以及业界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如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Web服务管理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

  乐园中的困扰?

  随着企业采用越来越多的基于IP的应用,管理技术也要随之变得更加灵聪。

  Martin Webb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数据网络运营经理。对于他来说,如果要升级网络使之支持基于IP的新型应用,而且还要对网络实施有效的管理,那就像是前进一步,后退两步。随着诸如VoIP等新技术的出现,他现有的管理工具已经变得相当落后。

  Webb说:“网络管理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指出设备是否可用,并显示网络中的进出流量、使用率及报错。但问题在于,它们只能让你了解数据的流动情况。目前的网络管理产品还需要理解网络路由功能和路由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传统的管理模型有一个中心服务器软件,它依靠分布式的代理(agent)和间歇的 SNMP轮询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但这种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级IP应用所具有的实时变化的速度。如果数据、语音和视频应用需要共享按需配置的带宽与计算资 源,那么我们不妨将目光放得远一些。基于Web服务的SOA(面向服务的架构)将使应用能够与硬件脱钩,并且需要从应用内部提供管理能力,而今天的管理方 式将会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

  IDC高级分析师Stephen Elliot 认为:“面向主机(mainframe-oriented)和基于代理的技术将在未来10年中有大的发展,并支持实时需求。而这样做又需要厂商之间进行大量的集成和标准 化工作。即使是现在,大型厂商也已经开始寻求通过标准和各领域的知识来改善其管理能力,所涉及的IT领域包括应用、存储、服务器和网络。”

  随着管理厂商改变其对未来的构想,企业IT主管需要将高级IP基础设施的视角从网络 的可用性转换到动态的网络应用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数据网络运营经理Martin Webb已经向450个站点推出了VoIP服务,而且他发现,通过与开发人员广泛交流,他可以更好地理解应用如何在网络中运行。但自从他部署了一个部分网 状的网络后,谁也说不清楚应用数据流将挑选哪条路径进行传输。

  他解释说:“我们可以查看带宽的消耗情况,但这并不会发现任何的错误,用这种方法来了解用户的体验会产生很大的问题。我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数据的流动问题,但通过集中式的监视工具,我们很难将所有问题都汇总到一起来分析。”

  管理领域的重量级企业,如BMC、CA、HP和IBM,都在对其产品进行调整,以强 化这些产品的数据共享能力,并增加其易安装和易用性。这些企业还与一些新兴厂商,如Collation、nLayers和Relicore合作,构建并更 新应用拓扑结构,收集来自各类网络设备、应用和服务器软件的配置数据,从而实现应用占用网络资源的可视化,并跟踪应用性能和IT服务的准确状态。

  然而,很少有哪一种管理软件的制造商为语音和视频等基于IP的应用做好了准备。 NetIQ和Micromuse目前可以提供VoIP管理产品,而CA也可望利用其收购的Concord公司拓展VoIP管理市场,但这些领先厂商多数只 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大型管理产品中的某些功能块。

  Yankee集团高级分析师George Hamilton指出:“IT主管们希望设备制造商能够控制语音和视频的性能。但网络及系统管理目前仍在延用轮询方式,这种办法根本不具备实时能力。对于 语音和视频来说,有很多性能问题都在一瞬间出现,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我们需要某种能力来捕捉这些信息并查找和诊断故障的根源。”

  White Electronic Designs是一家集成硅和封装服务商。这家公司已经在保安摄像机、iSCSI存储和Polycom视频会议方面使用IP网络,并且正在对VoIP进行 测试。该公司负责IT的副总裁James Kritcher说,添加额外的IP流量可能会超越局域网/广域网及QoS的限制。

  Kritcher说:“在先期VoIP测试中,我们发现要在一个动态的网络环境中保持语音通信质量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当引入语音流量后,那些本来运行得很正常的应用开始出现卡壳的现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Chris Holbert 在担任医疗设备制造商 —— North American Scientific公司IT主管时一直将语音和视频流放在单独的网络中,而不是与该公司基于MPLS的数据应用混合使用。他解释说:“应用是在网络中隔 离开的,主要是因为其服务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很难管理。为了管理未来的IT网络,我们必须拥有可在第七层使用的工具,而这正是应用智能的起点。”

  对广域网而言,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按内容对应用层数据进行路由的方法并不是什么新鲜 玩意。但目前,4-7层产品,有时也被称为应用前端处理器,已经将触角伸到了数据中心里。这些设备集应用和网络解决方案于一身,提供诸如服务器负载均衡、 SSL加速、压缩和流量整形等功能。其它的一些设备则通过评估局域网内部性能特征来了解广域网的性能。而且,Cisco很可能利用其近期发布的面向应用的 网络(AON)架构来优化运行有Web服务的Cisco网络,并使自己的产品打入数据中心领域。AON系列产品包括这样的模块,可完成一些基于XML的信 息处理,在以前这部分功能是由中间件软件实现的,现在它被配置到Cisco Catalyst 6500交换机和分支办公室的集成多业务路由器上。AON系列产品还将包括管理XML流量的软件。

  Yankee集团的分析师Hamilton指出:“Cisco这样的网络厂商将智能融入了设备中,并声称这就是管理未来网络的方式。但像微软和IBM这样的软件厂商认为网络只是一个需要支持智能应用的的‘傻’路由平台。”

  Web服务的挑战

  HP公司在6月份发布了其OpenView SOA Manager软件,旨在帮助开发人员将管理功能内嵌在应用中,并使网络运营人员能够更好地跟踪SOA上的应用性能。有报道称,BEA、CA和IBM也有 自己的SOA管理工具计划,很可能对Actional、Amberpoint和SOA Software等老牌厂商制造不小的麻烦。

  尽管网络中的丢包、延迟和抖动都会对语音和视频应用产生影响,但Web服务却会给那 些习惯于监视特定服务器上应用性能的IT人员带来新的挑战。ZapThink高级分析师Ron Schmelzer 说:“SOA和Web服务需要主动的管理。被动的管理只会把任务交给人们。而主动的管理可以在服务链发生问题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新一代数据中心:聚焦规划高级IP二(图)

  要想管理SOA,就需要人们将管理的重点从IT组件转到管理与应用有关的流程上,这 种流程很可能包含70至80种组件。据一位业内人士称:“SOA的要点是重复使用商业服务,也就意味着应用必须更加透明,而且更容易协同运作。对于SOA 而言,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功能层面,由它来了解由多个厂商管理的所有流量情况,并且能够指出导致服务发生故障的问题所在。”

  为了实现与特定服务器无关的应用管理,各厂商需要在应用中嵌入管理智能。而开发人员在构建应用时则需要充分考虑到管理的问题,明确在特定环境中运行时应当如何对应用进行配置。这种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厂商也要采纳相关的标准。

  IDC的分析师Elliot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会看到一种混合式的代理和无代理技术,厂商们则忙于将其管理能力集成到各个领域。基于Web的企业管理和XML等技术将有助于在多种产品中实现更简单的Web服务管理集成。”

  尽管应用管理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如数据、IP和Web服务,但多数IT经理们 仍然认为需要使用多种工具来管理其高级IP网络。集成将是工作的重点。用户希望厂商能够帮他们部署一个灵活的管理系统。但就目前而言,网络管理者们仍然需 要依靠自己的创新能力,在一个合并的网络上实现尽可能理想的应用性能监视方式。

  Aurora医疗保健集团首席广域数据网络工程师Kim Jahnz说: “我们集成了管理工具,使它们将数据汇总到一个控制台上,因此就不需要依靠5至6个控制台来控制一切,而所有的性能情况都可以一目了然。”目 前,Jahnz正在使用Aprisma、Concord Intellitactics和Attention Software等厂商的管理软件。Jahnz指出,软件和设备厂商之间的强大技术伙伴关系将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合并后的网络。

  她说: “一方面,我可以进行一些集成工作。另一方面,我也可以让员工接受多种系统的培训。但很显然,前者更简单,效果也更好。但是,如果软件厂商同意都采用同一种标准,那将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Jim Mileski是Financial Partners公司的系统管理员,他也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在IP网络中,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如今,你的工具应当具备足 够的智能,能够告诉你自己正在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如何配置以及哪些事情正在制造麻烦。”

  相关链接 Moonv6进展报告

  新罕布什尔大学互操作性实验室主管工程师Ben Schultz 指出,许多服务商已经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它们要证明的不仅仅是IPv6是否可以在实验室里正常工作,而是确认该技术能够在它们的网络中自如发挥。目前, 他的实验室正管理着Moonv6测试平台,以下就是他对IPv6测试平台进展情况的描述:

  2003年秋季

  ·主机至路由器的互操作性测试。

  ·简单的应用(Ping、FTP)测试。

  基本的路由器互操作性测试。

  ·基本转换机制测试。

  2004年春季

  ·详细的IPv6路由协议测试。

  ·QoS演示。

  ·基本的IPv6防火墙测试。

  ·PPPoE演示。

  ·基本的多播路由测试。

  2004年秋季

  ·基本DHCP和DNS测试。

  ·更进一步的IPv6防火墙测试。

  ·访问策略测试。

  ·基本转换机制测试。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