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Q中文站SOA社区2007年度十大新闻

SOA与Web服务的区别
本文探讨了SOA与Web服务的关系,指出二者并非等同概念。文章还讨论了服务粒度、REST架构、ESB定义、开源SOA趋势、敏捷方法与企业架构的结合等问题。

作者 胡键 发布于 2007年12月29日 上午1时52分

社区
SOA
主题
InfoQ声明

随着社区对SOA经验的积累,人们对于它的态度也越来越务实。在2007年,SOA不乏一些亮点。例如,SCA因最终成为OASIS的标准而变得更加开放,又有几个WS相关的协议被关闭了,新工具也在一如既往地推出等等。但是,最应该关注的恐怕还是一些观念和思想上的变化。因为,工具最终还是为人所用,而不应是人被工具束缚。这也是本次选择新闻的原则,即思想第一,工具技术第二。

1.  SOA != Web服务
许多人认为SOA和Web服务是一码事——但它们不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Zapthink的分析师试图为此查找原因,并声称到了更清楚地区分这些术语的时候了。

点评:认为SOA = Web服务的人不在少数,虽然Web服务应用广泛,但它终究只是SOA的一个实现技术

2.  如何决定服务的粒度?
最近来自Zapthink的一份报告讨论了服务的粒度,以及服务的规模或者复合程度如何影响其设计。他们给出了一份表格,列出了在开发服务的时候可能需要作出的权衡。

点评:粒度的划分已是软件设计中的老问题,划分合适的粒度并不容易,也没有公式可直接照搬。看看专业咨询公司的建议,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参考。

3.  李锟谈Fielding博士REST论文中文版发布
日前,Roy Thomas Fielding博士关于REST的论文中文版已正式对外发布。在这个2000年所著的论文中首次系统阐述了REST的架构风格和设计思想,对理解Web架构和HTTP、URI等标准背后的原理非常有帮助。InfoQ中文站编辑霍泰稳就此采访了主导此次公益性翻译的Ajaxcn.org网站站长李锟。

点评:在长时间容忍复杂的WS-*之后,REST成了人们的新宠。饮水不忘挖井人,看看这篇论文,或许会对你进一步理解REST有帮助,尤其是它还有中文版。

4.争论:REST需要描述语言吗?
追踪上周在此讨论的关于REST vs. WS-*的争论,值得注意的是,以REST化服务契约为主题的争论在最近几天甚嚣尘上。

点评:REST本来就因其简单而吸引使用者,但是随着使用者的日益壮大,各类需求也纷纷涌出。是保持其纯洁性,还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化?给REST增加描述语言不再仅仅是给REST增加一个特性这么简单。

5.  ESB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微软Connected Systems部门的程序经理Nick Allen在他的博客中收集了对ESB的几种定义,并澄清了微软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点评:ESB到底是什么?是模式,是产品?各说纷纭,看看微软是怎么说的。

6.  开源是SOA的未来之路吗?
Dana Gardner引用了最近发布的一些报告,为开源和SOA之间的相互促进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开源的道路会让SOA更容易被人接受吗?

点评:开源运动已经深入人心,也成了快速获取用户的途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SOA,开源也成了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7.  让敏捷方法和企业架构和谐共舞
一份来自Cutter Consortium的报告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敏捷方法和企业架构兼容吗?”并且也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是的,但需要付出努力”。该报告的作者推荐运用特殊技巧以允许敏捷方法和企业架构互相受益。此外,他们的观察结果、分析和建议也直接适用于敏捷方法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之间的结合。

点评:在尝过敏捷方法甜头之后,人们开始热切地寻找敏捷在其它方面的应用之道。这次,他们将目光盯向了EA。

8.  面向服务用户界面的出现昭示服务器支持的MVC死亡来临?
Nolan Wright认为服务器支持的MVC实现已是过往之物,而服务、Ajax和DHTML则必将大幅简化我们构建Web应用的复杂度。

点评:MVC过时了?类似的话已经听过多次,看看这一次又有什么新鲜的内容。

9.  Oslo:微软将组合应用带入主流
10月30日早上,微软公开了简化SOA的愿景与路线图,桥接软件+服务并将组合应用带入主流。该成就的代码名称是“Oslo”。

点评:从ActiveX到.NET,MS在创建新名词方面的速度总是大于确切解释它的速度。Oslo,就是微软制造的又一新名词。

10.  SOA重在技术还是业务?
Nick Gall认为脱离技术去讨论SOA是有问题的。他这是看了Andrew McAfee的一篇批评“无关技术论”的贴子之后有感而发。当然技术是重要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业务需要不是更重要吗?

点评:技术、业务孰重孰轻,应该很容易分辨吧?应该注意的是,两者不是绝对割裂的。没有业务,技术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没有技术,业务就没有落地的基础。

潮汐研究作为海洋科学的关键分支,融合了物理海洋学、地理信息系统及水利工程等多领域知识。TMD2.05.zip是一套基于MATLAB环境开发的潮汐专用分析工具集,为科研人员与工程实践者提供系统化的潮汐建模与计算支持。该工具箱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两大核心功能: 在交互界面设计方面,工具箱构建了图形化操作环境,有效降低了非专业用户的操作门槛。通过预设参数输入模块(涵盖地理坐标、时间序列、测数据等),用户可自主配置模型运行条件。界面集成数据加载、参数调整、可视化呈现及流程控制等标准化组件,将复杂的数值运算过程转化为可交互的操作流程。 在潮汐预测模块中,工具箱整合了谐波分解法与潮流要素解析法等数学模型。这些算法能够解构潮汐观测数据,识别关键影响要素(包括K1、O1、M2等核心分潮),并生成不同时间尺度的潮汐预报。基于这些模型,研究者可精准推算特定海域的潮位变化周期与振幅特征,为海洋工程建设、港湾规划设计及海洋生态研究提供定量依据。 该工具集在实践中的应用方向包括: - **潮汐动力解析**:通过多点观测数据比对,揭示区域主导潮汐成分的时空分布规律 - **数值模型构建**:基于历史观测序列建立潮汐动力学模型,实现潮汐现象的数字化重构与预测 - **工程影响量化**:在海岸开发项目中评估人工构筑物对自然潮汐节律的扰动效应 - **极端事件模拟**:建立风暴潮与天文潮耦合模型,提升海洋灾害预警的时空精度 工具箱以"TMD"为主程序包,内含完整的函数库与示例脚本。用户部署后可通过MATLAB平台调用相关模块,参照技术文档完成全流程操作。这套工具集将专业计算能力与人性化操作界面有机结合,形成了从数据输入到成果输出的完整研究链条,显著提升了潮汐研究的工程适用性与科研效率。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