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技术编年史(续)

今天偶然收到email提醒blog搬家,才发现优快云难道是把ITeye收购了,在我的印象里甚至还只有javaeye。

看了眼过去写的文章,也挺好笑的,居然在06年底就写过技术编年史,感觉就像看到现在很多三两年工作经验的就开始做知识导图做培训一样。

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再记一下流水账好了,给自己再老点回忆用。
07年:跳槽去了一家视频网站,当年也是火的到处撒广告,认识了一帮兄弟,技术上还是struts+spring+hibernate
08-09年:辞了职在家远程给美国做外包了,技术上好像也没什么突破,用了用spring mvc,多了点DOM知识和xslt转化xml的经验,接触了restful接口但是还是没什么概念。
10年:闺女出生,被lp赶出家门赚钱,做了回架构师,给一家中型公司做新平台设计和实现,应该说多混了些设计和架构的经验,认识了一个技术很不错的哥们,也头一次接触到了页面端js组件框架extjs。
11-12年:进了外企,算是大外企里面的内部外包二等兵,在大型国企项目里做一个Team lead,混了点技术管理经验,又多了些一起加班吃喝玩乐的兄弟。
13年:放弃一切,为了孩子教育闯荡美国,读一下硕士刷下学历和工作的机会,学校虽然一般,但确实是一次不错的安静下来充电的机会,修了设计模式的课,对软件设计和实现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修了算法的课对后面的找工作确实很有帮助,美国这边不管你经验如何,面试全逃不过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也算是考较基本功吧,这次算是扎了扎马步。
14年:在美国第一家小公司混了一年半,startup人少什么都得自己弄,自己设计实现了一个子系统,主要长进在英语上,总体也算没虚度。
15-17年:15年儿子出生跳到中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呆了三年,很有进展的三年,接触到了microservices的思想和实现,得到机会负责一个主控BPM系统(Orchestration),技术上提高很多,每天研究各个系统间的交互也思考了很多,对设计思想有很大帮助,主要技术点:Git,microservices,REST API,BPM,消息驱动模型,CICD pipeline,还有写Testing以及代码重构refactor,这里的开发流程比较规范化了,加功能点基本都要有相应的测试cover,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18年:磨练了几年技术有些实力这次跳槽相对就比较容易了,在老中朋友推荐帮助下进入了现在的大公司,可惜目前所在组技术上不是很顺手,公司的大平台也太难用,开发效率太差,只能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术,目前在看reactive方面的技术,我觉得非阻断式异步消息驱动系统会是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19年:今年目标是在公司内部换到一个microservice方向的组(感谢公司每年几次的内部流动机会),能够在工作中用到和继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发挥最大价值。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