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吧,艺术家!——千万别说我是搞艺术的

文章探讨了现代艺术家的社会角色及面临的挑战,指出许多艺术家过于强调作品的含义而非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并批评了一些艺术家试图指导他人审美的做法。作者认为艺术家应当更加专注于自身创作。
       艺术家本来也是个好词儿,如果说有“艺术家气质”那多是夸人的话,但现在你这么去夸人,准是笨蛋才会乐,要么被人抽一句“你全家都是艺术家”!也许更多艺术家们不服这口气,心想,少儿时代的书本上的艺术家不都是“伟大、著名、杰出”诸如此类的光辉字眼在讴歌?艺术家被作为偶像崇拜的瘾还没过够呢。其实这才是错误的谬论。
       “艺术家”做给别人看也行前提是你要表现的像个“天才”,比如达利,但要有好运气。如果你什么都粘不上边儿,就是在糟蹋自己。2001年威尼斯双年展参展的年轻艺术家徐霞,归来时记得她对媒体说的话“艺术只是自己在和自己玩儿,我们的对手是自己”。但中国大多数艺术家在和别人玩儿,对手也是别人。最糟糕的事还不是这些,一些艺术家竟然企图在生活中指导别人的审美,但真相是,三流的艺术家的品味不不如三流的商人。当然,罪责不全在艺术家本人,艺术在中国是遭受特殊受害的门类。
       当年有人问康定斯基:“您能告诉我您这画代表什么意思吗?我看不懂诶。”康氏答曰:“尊敬的的先生,您能告诉我小鸟叫代表什么意思呢?”康氏其实只把自己看成一只小鸟,小鸟尽管歌唱,唱得好听就是好鸟,没什么意思,逗你乐乐而已。中国的艺术家就不一样,他能给您说出许多他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样画会怎样,其实有多少的涵义等等。绝大多数的画家、评论家在画很时髦的画,讲的很深刻的主义,却过着很土、很差的生活。( 佛洛伊德 曰:不要试图看出潜藏在艺术品中的涵义)      
        用徐姐的话总结一下这些艺术家的问题有点意思——人太多、废话太多、那么少的人还内讧、太不当代(很多人和作品都很土)、知识分子很少(甚至连知道知识分子都算不上)、不会生活、没有批评家、硬件很少(美术馆、博物馆太少、太差)、太想混出头、混出头太容易、不好玩、太象江湖… …
与其这样,还不如向首批叛变者学习,去开个什么装潢公司或做个画图匠,别再装腔作势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