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人,无数的语言都在谈论和记载着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艺术给人带来的是什么?我只想凭借自己幼稚的理解和粗浅的知识去诠释它,也仅仅是个人无数想法中其中灵光炸现的一根火柴吧(引用F的话)。
我想艺术给予人们最多的意义在于,她能使人再次获得完整。
之所以这样理解,我想这源于人的双重性。人的双重性具体表现在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暂时与永恒、有限跟无限的存在上。(当然这些远远不足以囊括所有人双重性的表现所在,而且说到此似乎有些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上来了,我没有这个力量能够用哲学的还有些唯心论的色彩去很好的解释它,所以还是用我熟悉的符号码字,来得更便捷更通俗些)话说回来,关于人的双重性,可以举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人一方面不得不生存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而另一方面从精神上说,他又力图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负累和迁绊,企图超越这种限制。艺术的巨大魅力就在于能让人再次变得“完整”。因为对美的体验能使人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和束缚,使人得到短暂的甚至瞬间的松弛和自由。艺术通过能被人理解的有具体形式的某种“真理”,给人游离于自然之外的臆想,给人以“超感官的美的享受”。通过对“真理”的一瞥,人能够更充分地意识到自身的潜质与本质。再举一个更普遍的例子,很多文学作品当中,体现最多的也是关于人内心冲突与挣扎的东西,而相关的历史、环境、时间、地点(所谓新古典主义所奉为检验艺术唯一准则的“三一律“”)已经显得非常次要了。自从17世纪,1650~1680年间已将法国戏剧推至巅峰的莫里哀死后,随之高乃依、拉辛也相继停止了写作,法国之后的数百年间再未出现过如此盛况。而随后的席勒也是17世纪之间, 继莎士比亚之后唯一可以写出——历史涵盖面积之大,跨越尺度之广的《三十年战争史》。而被人们永远传送的始终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着激烈内心折磨的个性凸现的角色,和自己产生共鸣和被深深打动的故事情节而已。从而使得自己本身缺失的很多体会找到了存在的理由和意义。
其实,缘由远不止这些,只是我还想留给自己更多的余地和时间去仔细思考。(而且时间不早了,我得去做点正事啦)正因为很多人看到了从现实物质世界中所追求的局限性,只有通过欣赏和创造艺术的途径中得以完整,所以才会有那些为自己所信奉的真理誓将艺术进行到底的纯洁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