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 Eclipse RCP

本文介绍了 Eclipse RCP 的特点及架构,探讨了基于 OSGI 的插件体系结构,以及 Runtime 和 Application 模型。此外还讨论了如何通过扩展点来添加功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作者:Flyingis

    以前一直做WebGIS方面的工作,对桌面关心甚少。桌面开发让人第一个想到的是VB6的快速开发,以及VC++平台中对效率的追求,VB.NET似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定位。自己以后想逐步转向桌面,毕竟桌面才是GIS的天下,在效率、可扩展性、开发速度以及平台可持续发展中权衡,让我选择了Eclipse RCP。

    说向桌面转型而选择Eclipse RCP有些片面,因为桌面开发仅仅是Eclipse RCP开发的一个子集,用Eclipse RCP进行Web开发同样可以。Eclipse RCP是一个基础应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方便的扩展自己的应用、快速开发自己的程序、统一应用程序的界面等等,按照官方的话来说,Eclipse RCP开发的特点在于:

    1.组件式的架构:所有的业务功能都可以设计为可以重用的插件,插件之间的相互访问与重组,就构成了系统的业务模块。其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通过插件来增强Eclipse Java IDE的功能。

    2.将程序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业务领域:Eclipse RCP本身就基于Eclipse插件体系结构,基于这个统一的架构,程序员可以很方便的开发出自己的客户端应用,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逻辑的实现。

    3.适应需求的变化:Eclipse就是由插件搭建而成的,通过增减插件,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业务功能的变更。为Eclipse加入中文包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link文件对中文包文件的引用,可以实现Eclipse的中文本地化,当我们需要将语言恢复为英文时,只需删除对应的.link文家即可。

    Eclipse体系的核心是插件,3.0版本以后Eclipse开始采用OSGI作为其插件体系结构实现的基础,OSGI是一套开放的标准,这样可以增强网络范围内的互操作性,每个Eclipse插件就是一个OSGI的模块。OSGI模块中最重要的是Bundle和Service,Bundle是插件管理器,Service是这个模块可以暴露对外的服务对象。每个Bundle拥有自己的ClassLoader以及context,通过context可进行服务的注册、卸载等。启动时Eclipse核心会检查所有的插件并注册,但是直到被调用,该插件才会被实例化,这个过程就是懒加载。

    在OSGI之上的是Runtime,它提供了Application模型和扩展机制。

    和OSGI框架和JVMs一样,Eclipse Runtime需要知道做什么。运行Eclipse,首先需要构建一个Application,它和Java程序中的main方法类似,Runtime启动后,程序需要找到指定的Application,Application通过扩展来定义,该扩展指定一个类(扩展点)作为主程序的入口。Application必须实现IplatformRunable接口,由此接口提供的run方法接管Eclipse平台的控制权,当Application结束时,Eclipse平台也会退出。

    Products运行于Application之上,它主要提供典型应用程序的基本界面的实现,例如闪屏、windows图标等。一个Eclipse安装中可能存在多个Application和Product,但是在同一时刻只能运行一个Application和一个Product。

    各种插件添加到Eclipse RCP是通过扩展来实现的,扩展的创建必须遵循扩展点(Extension Point)定义的规范进行明确的声明,我们可以使用Eclipse提供的现成的扩展点,还可以定义新的扩展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Eclipse平台上常见的扩展点有:actionSets、editor、popUpMenu、views、perspectives、propertyPages等等。

    关于Eclipse中的插件类型:

    Eclipse是各种插件的集合,但总体而言,插件开发有两种提供方式,一种是插件集构建的应用,拥有自己的程序入口,如Eclipse平台在Windows下通过点击eclipse.exe可以进入。另一种是以扩展的方式提供的插件集,它们通常不是完整的,也没有自己的程序入口,仅用以加入到已存在的平台中进行辅助性的开发,如GEF、EMF、CDT等。


    参考资料:

    《Eclipse Rich Client Platform:Designing,Coding,and Packaging JavaTM Applications》
    《程序员》2006年5月刊
    http://www.eclipseworld.org/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三相STATCOM(静态同步补偿器)无功补偿的技术方法及其仿真过程。首先介绍了STATCOM作为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即通过调节交流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来实现对无功功率的有效管理。接着详细描述了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构建三相STATCOM仿真模型的具体步骤,包括创建新模型、添加电源和负载、搭建主电路、加入控制模块以及完成整个电路的连接。然后阐述了如何通过对STATCOM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调控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并展示了具体的仿真结果分析方法,如读取仿真数据、提取关键参数、绘制无功功率变化曲线等。最后指出,这种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电能质量,展望了STATCOM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适合人群: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从事电力系统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希望深入了解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想要掌握MATLAB/SimuLink软件操作技能的人群,特别是那些专注于电力电子领域的从业者;旨在帮助他们学会建立复杂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STATCOM的工作机制,进而优化实际项目中的无功补偿方案。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实例代码可以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完整的三相STATCOM仿真环境,并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无功补偿的效果,便于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