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会计和税法在确认企所得税时,会产生一个暂时性差异,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固定资产折旧)来说明吧:

会计确认的折旧费:第1年30万,第二年20万,第三年10万;

税法与寻的折旧费:第1年20万,第二年20万,第三年20万;

可以看出,会计和税法确认的折旧费,总额是相当的,都是60万,如果企业未扣除折旧费的利润为100万,那么在会计上,扣除折旧后的利润就是100-30=70,所得税(25%)就是17.5万;但是,税法确认的折旧只有20万,那么所得税(25%)就应该是(100-20)×25%=20万:税法比会计多确认2.5万元的所得税,这个应该怎么处理呢?用递延税款科目调节:

第一年

借:所得税费用(100-30)×25%=17.5万←从会计

递延所得税资产20-17.5=2.5万←差额,倒挤的

贷:银行存款(100-20)×25%=20万←从税法

第二年:

借:所得税费用(100-20)×25%=20万←从会计

贷:银行存款(100-20)×25%=20万←从税法

第三年:

借:所得税费用(100-10)×25%=22.5万←从会计

贷:银行存款(100-20)×25%=20万←从税法

递延所得税资产22.5-20=2.5万←差额,倒挤的

这样,三年下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就平了;其实,上面的分录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年

借:所得税费用(100-30)×25%=17.5万←从会计

其他存款-税务局20-17.5=2.5万←差额,倒挤的

贷:银行存款(100-20)×25%=20万←从税法

第二年:

借:所得税费用(100-20)×25%=20万←从会计

贷:银行存款(100-20)×25%=20万←从税法

第三年:

借:所得税费用(100-10)×25%=22.5万←从会计

贷:银行存款(100-20)×25%=20万←从税法

其他存款-税务局22.5-20=2.5万←差额,倒挤的

可以看出,“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一笔资产,就好像一笔存款,这比存款是存在税务局的,可以用作抵扣税款的;同理,“递延所得税负债”也是一种负债,是应付税务局的。

另外,更明晰但是更拗口的解释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当前会计上不应确认但是税法要求确认的税款,这笔钱当期交了,但是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应予递延在以后再计入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当前会计上应确认但是税法暂不要求确认的税款,这笔钱当期未交,但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以后再实际缴出去。

这是概念性的解释,具体计算上还很麻烦,你要去看《应用指南》上的例子

<!--EndFragmen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