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Bean组件式开发——
1.标准
1.1:必须有公共无参构造器
1.2:所提供的get/set方法必须符合命名规范,属性为私有
1.3:必须支持内省(属性与方法的相互知晓)
1.4: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1.5:有运行时外观时,必须扩展Java.awt.component
——反射——
——在程序运行时,得到类的相关信息的技术
1代码书写步骤:
1.1获得所需类的Class对象
1.1.1运行时才知道类名(配置文件)——Class.forName("包名+类名");Class cls = cfg.getServletClass(request.path);
1.1.2编译时知道类名——类名.class
1.1.3类已经实例化——对象名.getClass()
Class有且仅有一个对象;基本数据类型包装类type—d—>class:.TYPE——得到的是基本数据类;.class——得到的是包装对象的对象。
1.2调用API得到Class里面需要的类信息—
field(属性)
method(方法)
constructor(构造方法)Constructor con = cls.getConstructor(new Class[]{Request.class,Response.class});
modifier(修饰符)
parameter(参数)
annotation(注释)
1.2.1getModifiers()返回整数型+toString(int)==>返回修饰符
1.3实例化——应用:con.newInstance(new Object[]{request,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