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省悟的境界

我一向主张人要多读书、出远门的,这样可以扩大见识;同时我也主张人要多行动、勤折腾、多总结,这样可以扩大经验。在这两样之外,我还主张我们要有时间去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悟字,大概佛家讲得是最多的,而且似乎可以悟到一佛出窍二佛升天的地步。其实不只佛家,似乎凡宗教,对于以凝神聚想或者息思参省的方法都有描述与要求,这一些方法我都归到悟这一类中去。

<wbr><wbr><wbr><wbr>我不想借用任何一个宗教门派对悟的定义。我自己觉得所谓悟,就是我们的思想对于某个或者某几个主题有所聚焦,集中关注,于是我们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中对于与此相关的信息就敏感起来,而且集中起来,开始对于这些问题的表层问题有了些新的见识,继续聚焦就会在一些新的信息或者来自其他领域的跨界知识的穿插下,又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再接着凝聚信息与揣摩其中的道理,在某个时候对于有些问题可能有突然之间的一种想通,这个想通可以算开悟。其实悟可以是自己在不断累积的思索中突然出现的顿悟,也可以是思索到某个时候被其他人点拨而得到的开窍,还可以是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层层叠叠的渐悟,与见识是见他人之识,经验是自己体验过的行动要点不同,悟往往带有一定的深度洞察的特点,带有一点思辨,往往带有我们自己色彩的道理。而要达到悟,在这里起码需要选择主题,相对聚焦,持续关注,甚至日思夜梦。我自己历有聚焦问题到达一个程度,以至于在梦中想到了对待某个问题的很好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方法,悟需要我们专门辟出点时间,规划出问题的重点,对待一个问题中的点的关注到达超越寻常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悟很像是对于大问题的关键穴位的用力。当然,不是所有的悟都能得到究底,但是因为悟,我们对于一个问题点的突破能力有极大的主观资源投入,因此被突破的可能性远远超过了注意力分散的随心状态。</wbr></wbr></wbr></wbr>

<wbr><wbr><wbr><wbr>见识、经验、省悟代表了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动静结合的基本模式,而如果说见识与经验是收集高级思考的原材料的行为,那么省悟代表的是将更多的原材料在我们的内部思维机制中梳理、交叉、融合、消化、精炼、萃取的过程。省悟的过程可能看似静一些,但是就思维内容的变化而论可能很具风暴特点;省悟可能是默想,但也不尽然,它也可能是朋友的有心交谈,或者是自言自语,或者是与人的激烈辩论,或者是画图构象,或者是以文辨析。能悟者,即使不曾得大道,也离大道不会太远。</wbr></wbr></wbr></wbr>

<wbr></wb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