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 in ruby

本文深入解析了Ruby编程语言中的AMB与Continuation概念,通过实例代码详细讲解了其工作原理,包括如何使用AMB进行非本地跳转及Continuation在代码执行流程中的作用。
昨天,读了g9的[url=http://blog.youkuaiyun.com/g9yuayon/article/details/1575731]一篇文章[/url],里面谈到了continuation和AMB。这两个概念,我恰巧都不知道。于是乎,一头扎了进去,出不来了。本打算昨天晚上能把代码读懂,写篇文章记录一下学习心得。不料天资驽钝,到下班也没看懂,晚上还要看欧洲杯。所以文章也没写成。
今天,忙了一整天也没功夫继续昨天的半拉子工程。快下班了,才想起来那件事。于是乎,又一头扎了进去。灵感迸发于一头雾水许久之后。我看懂了,心情激动自不用说。
先上代码:
def must(amb,p)
amb.choose if !p
end
require "continuation"
class Amb
def initialize
@backtrack_points=[proc{fail RuntimeError, "no choice found"}]
end

def choose(*choices)
choices.each do |choice|
Kernel.callcc do |cont|
@backtrack_points << cont
if choice.respond_to? :call
return choice.call
else
return choice
end
end
end
@backtrack_points.pop.call
end
end
def distinct?(list)
list.uniq.size == list.size
end

amb=Amb.new
baker=amb.choose(1,2,3,4,5)
cooper=amb.choose(1,2,3,4,5)
fletcher=amb.choose(1,2,3,4,5)
miller=amb.choose(1,2,3,4,5)
smith=amb.choose(1,2,3,4,5)

must(amb,distinct?([baker,cooper,fletcher,miller,smith]))
must(amb,baker != 5)
must(amb,cooper !=1)
must(amb,fletcher !=5)
must(amb,fletcher !=1)
must(amb,miller > cooper)
must(amb,(smith-fletcher).abs != 1)
must(amb,(fletcher-cooper).abs != 1)


其实,大多数代码都很好懂,只要是略懂ruby的语法。难点在于类Amb的方法choose:
def choose(*choices)
choices.each do |choice|
Kernel.callcc do |cont|
@backtrack_points << cont
if choice.respond_to? :call
return choice.call
else
return choice
end
end
end
@backtrack_points.pop.call
end

这个callcc方法是个什么东西呢?于是,去查了官方文档,知道是关于continuation的。
[quote]Continuation objects are generated by Kernel#callcc . They hold a return address and execution context, allowing a nonlocal return to the end of the callcc block from anywhere within a program. Continuations are somewhat analogous to a structured version of C's setjmp/longjmp (although they contain more state, so you might consider them closer to threads). [/quote]
这段文字,说实话我当时没看懂,更准确的说是我根本看不进去。真的很晦涩,那时看来。现在看了,真的很好懂。翻译成中文:
[b]Kernel.callcc方法会产生continuation对象。continuation中保存了一个返回地址和执行的上下文,允许从一个程序内部的任何地方,非局部的跳转到callcc 块的末尾。Continuation有点类似于c中setjmp/longjmp的结构化版本。(continuation中包含了更多的状态,你可以认为它更接近于线程)[/b]

现在我的理解,continuation就是带上下文的goto嘛。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看上面的代码。
amb=Amb.new
baker=amb.choose(1,2,3,4,5)
cooper=amb.choose(1,2,3,4,5)
fletcher=amb.choose(1,2,3,4,5)
miller=amb.choose(1,2,3,4,5)
smith=amb.choose(1,2,3,4,5)

每一行调用带参数的choose方法,都会把当前的continuation对象压入堆栈@backtrack_points。这样在调用
must(amb,distinct?([baker,cooper,fletcher,miller,smith]))
之前,成员变量@backtrack_points中已经压入了5个continuation对象。

must方法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会调用Amb的choose方法,单不会传入任何参数。这样,实际上只会执行
@backtrack_points.pop.call
而不会执行
choices.each do |choice|
Kernel.callcc do |cont|
@backtrack_points << cont
if choice.respond_to? :call
return choice.call
else
return choice
end
end
end

但是,实际上@backtrack_points.pop是把最近的那个continuation弹出了,然后调用了它的call方法。这一步就会发生跳转和上下文切换。从哪里跳到哪里呢?从
must(amb,distinct?([baker,cooper,fletcher,miller,smith]))
跳到:
Kernel.callcc do |cont|
@backtrack_points << cont
if choice.respond_to? :call
return choice.call
else
return choice
end
end

我们很容易看出,最近的那个continuation是对应于smith=amb.choose(1,2,3,4,5)这行调用。这还不准确,准确来说是对应于
	def choose(*choices)
choices.each do |choice|
Kernel.callcc do |cont|
@backtrack_points << cont
if choice.respond_to? :call
return choice.call
else
return choice
end
end
# 此处。此时choice=1
end
@backtrack_points.pop.call
end

正如我在代码中的注释所指的,就是那一行。还记得这句话吗:
[quote]ontinuation中保存了一个返回地址和执行的上下文,允许从一个程序内部的任何地方,非局部的跳转到callcc 块的末尾。[/quote]
记住是callcc块的末尾。然后,切换上下文来确保我们能继续上次中断的执行,那个each的下次迭代开始了,choice的值是2,然后调用Kernel.callcc,并把当前的continuation对象传给cont. callcc的块执行把cont压入@backtrack_points,然后判断变量choice是否定义了call方法(这句似乎多余)。如果没有定义call方法,就返回当前的choice值。
返回到哪里去呢?当前的continuation对象中不是包含返回地址吗?它指向哪里呢?它对应于哪次调用呢?是这里:
smith=amb.choose(1,2,3,4,5)

所以它返回这里,于是乎,smith=2了。

然后接着执行下条语句
must(amb,distinct?([baker,cooper,fletcher,miller,smith]))
如果distinct?([baker,cooper,fletcher,miller,smith])还是false那么还会再次进行不带参数的choose调用。从而,再次回朔,再次尝试。

解释到这里,感觉上好像是这样一句话:
如果不行,那就从头再来。
当然,这里的头指的是最近的回朔点。

这样就可以,进行多层次的枚举了。实际上就是穷举法嘛。直到找到一个能通过的组合。

这段代码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样的:
[quote]Baker, Cooper, Fletcher, Miller, 和Smith住在一动5层公寓的不同楼层。Baker不在顶楼住。Cooper不在底楼住。Fletcher既不在顶楼也不在底楼。Miller住的楼层比Cooper住的高。Smith和Fletcher的楼层不相邻。Fletcher和Cooper的楼层不相邻。问每个人住的楼层。[/quote]
我是不是要补一张图呢?需要吗?先找一个好的作图工具吧。
采用PyQt5框架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本项目基于Python编程环境,结合PyQt5图形界面开发库,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书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书店等机构的日常运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三层设计模式,包含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持久化方案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与MySQL企业级数据库的双重配置选项,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数据存取隔离。在数据建模方面,设计了包含图书基本信息、读者档案、借阅记录等核心数据实体,各实体间通过主外键约束建立关联关系。 核心功能模块包含六大子系统: 1. 图书编目管理:支持国际标准书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专业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提供批量导入与单条录入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2. 库存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在架数量、借出状态、预约队列等流通指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自动提醒补货 3. 读者服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记录借阅历史与违规行为,实施差异化借阅权限管理 4. 流通业务处理:涵盖借书登记、归还处理、续借申请、逾期计算等标准业务流程,支持射频识别技术设备集成 5. 统计报表生成:按日/月/年周期自动生成流通统计、热门图书排行、读者活跃度等多维度分析图表 6. 系统维护配置:提供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 在技术实现层面,界面设计遵循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采用QSS样式表实现视觉定制化。通过信号槽机制实现前后端数据双向绑定,运用多线程处理技术保障界面响应流畅度。数据验证机制包含前端格式校验与后端业务规则双重保障,关键操作均设有二次确认流程。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图书管理场景,通过可扩展的插件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代码的可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设计,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技术基础。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