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小学科学教育 2009年11月10日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自考频道 更新:2009-5-12 编辑:婷婷 阅读: ·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2009年自考“质量管理学”考题汇编 ·2009年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大汇编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4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指( ) 收藏我吧! A.理论思维能力 B.发现创新能力 C.动手实践能力 D.评价分析能力 2.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允许带有价值偏见。这是指教育科学研究操作原则中的( ) A.客观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检验性原则 D.解释性原则 3.从与得出原有结论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上来认识原有的研究对象,以形成关于对象的新认识属于发现问题的( ) A.怀疑的策略 B.变换思维角度的策略 C.探究与体察的策略 D.类比与移植的策略 4.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是( ) A.归纳性假设 B.捕述性假设 C.解释性假设 D.预测性假设 5.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原理或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 A.分析与综合方法 B.类比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6.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的不同,可将教育调查法分为( ) A.常模调查与比较调查 B.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C.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 D.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问卷设计步骤的是( ) A.初步设计 B.试用 C.修订 D.正式调查 8.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经过严格设计的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实际访谈过程是否严格按计划进行,可将访谈调查法分为( ) A.儿童访淡和电话访谈 B.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 C.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 D.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9.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验是( ) A.能力倾向测验 B.人格测验 C.成就测验 D.智力测验 10.在高度、精确的人工控制的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实验是( ) A.前实验 B.准实验 C.自然实验 D.实验室实验 11.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的是( ) A.摘要 B.致谢 C.附录 D.引言 12.按教育文献的划分等级,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论文等的文献属于(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13.以反映事物的内在特性或特征为内容的概念属于( ) A.关系概念 B.属性概念 C.操作性概念 D.集合概念 14.在教育理论中,涉及教育事实的命题一般是( ) A.非模态命题 B.模态命题 C.价值命题 D.评价性命题 15.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是( ) A.整群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方便抽样 16.通过控制或处理某些变量,从而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属于( ) A.描述研究成果 B.教育理论研究成果 C.实验研究成果 D.综合性研究成果 17.按评定标准对教育研究成果作出式鉴定的是( ) A.定量评价方法 B.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方法 C.定性评价方法 D.通讯评价方法 18.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是( ) A.无关变量 B.常量 C.自变量 D.因变量 19.用于说明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明确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程度的指标称为( ) A.实验的内在效度 B.实验的外在效度 C.实验的难度 D.实验的区分度 20.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理论研究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的是( ) A.系统方法 B.结构与功能方法 C.分析和综合方法 D.历史-逻辑方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教育实验法 22.无结构观察法 23.封闭式问卷 24.概率抽样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在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中,为了保证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在选取材料时应遵循的要求有哪些? 26.简述个人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方式。 27.简述文献法的特点。 28.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29.何为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有何特性? 四、计算题(本大题10分) 30.下面是某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统计表,求出全班成绩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保留整数) 某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统计表 组 别 组中点 f 90~100 95 10 80~89 85 16 70~79 75 12 60~69 65 8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一位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言之无物,想设计“情景”方法在两个平行班进行实验,看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提高小学生质量。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该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2)在上述研究中,如何建立研究假设? 32.试述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
29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