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体系结构之物理层

本文概述了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信道复用技术、数字传输系统及宽带接入技术。重点介绍了信道的极限容量计算、物理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1、机械特性

2、电器特性

3、功能特性

4、规程特性

二、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模型:

源系统(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目的系统(接收器、终点)

\

常用术语:

1、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信息)则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信号:

(1)模拟信号(连续信号)

(2)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2、(信道)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消息的媒体,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个接收信道

信道:

(1)单向通信(单工通信)

(2)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3)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3、

1)来自信源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仅仅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称为(基带调剂)

2)经过载波调剂的信号称为(带通信号),使用载波的调制称为(带通调剂)(调幅、调频、调相)

4、信道的极限容量

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因素有以下两个

(1)信道能够通过频率频率范围(带宽)

(2)信噪比(dB=10log10S/N)(dBS:信号的平均功率,N:噪声的平均功率

(3)香农公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是: C = W log2(1+S/N) bit per second。 W是信道的带宽(Hz为单位),S是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能;N是信道内的高斯噪声功率。

三、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

导向传输媒体:

1、双绞线

2、同轴电缆

3、光缆

非导向传输媒体:

1、短波通信(高频通信)

2、无线电微波通信

3、卫星通信

四、信道复用技术(复用器总是和分用器成对使用)

\

1、频分复用(FDM

\

2、时分复用(TDM

\

3、统计时分复用(STDM

\\

输出线路上每个时隙之前的短时隙(白色)放入用户的地址信息,因为STDM帧中的时隙并不是固定分配给某个用户的

4、波分复用(WDM

\

光频复用

5、码分复用(CDM

\

五、数字传输系统

1、脉码调制PCM体制

2、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六、宽带接入技术

1、xDSL:ADSL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现有的电话网中的用户线

2、光纤同轴网(HFC网):HFC网最大的优点是它具有很宽的频带,并且能够利用已经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积的有线电视网

3、FTTx技术:即光纤到……


七:常见物理设备

所实现的硬件集线器(HUB)----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集线器中继器

传送单位是比特流

原网址:http://www.2cto.com/net/201203/12311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