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too安装笔记——第一篇

第一步需要到Gentoo的镜像网站下载安装文件,可以选择网易或搜孤的Linux镜像站

install-amd64-minimal-20110106.iso

stage3-amd64-20110106.tar.bz2

portage-latest.tar.bz2

 

先用iso镜像启动虚拟机

进入系统后配置网络

ifconfig eth0 192.168.10.8 netmask 255.255.255.0 up 或者

ip link set dev eth0 up;ip link addr add 192.168.10.8/24 dev eth0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192.168.10.2

nano /etc/resolv.conf

添加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启动ssh

/etc/init.d/sshd start

passwd 设置密码用于ssh访问

然后就可以用ssh和sftp连接gentoo虚拟机了

 

用fdisk为系统分好区

下面格式化并挂载分区

假设/dev/sda1为gentoo系统分区,/dev/sda2为交换分区

mkfs -t ext4 /dev/sda1

mkswap /dev/sda2

mount /dev/sda1 /mnt/gentoo

swapon /dev/sda2

cd /mnt/gentoo

下面安装stage3

可以用links,wget下载stage3或把刚才下载好的stage3用sftp传到/mnt/gentoo下

tar -jxvpf stage3-amd64-20110106.tar.bz2

记着要带p先项用于保留权限

下面安装portage

用同样的方法把portage-latest.tar.bz2 放到/mnt/gentoo下

tar xvjf /mnt/gentoo/portage-latest.tar.bz2 -C /mnt/gentoo/usr

 

编辑/mnt/gentoo/etc/make.conf 优化编译选项

我的如下

# These settings were set by the catalyst build script that automatically
# built this stage.
# Please consult /usr/share/portage/config/make.conf.example for a more
# detailed example.
CFLAGS="-O2 -march=core2 -pipe"
CXXFLAGS="${CFLAGS}"
# WARNING: Changing your CHOST is not something that should be done lightly.
# Please consult http://www.gentoo.org/doc/en/change-chost.xml before changing.
CHOST="x86_64-pc-linux-gnu"
# These are the USE flags that were used in addition to what is provided by the
# profile used for building.
USE="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1 sse4.2 popcnt"
MAKEOPTS="-j3"

选择镜像站点

mirrorselect -i -o >> /mnt/gentoo/etc/make.conf

设置DNS服务器

cp -L /etc/resolv.conf /mnt/gentoo/etc/

挂载/proc和/dev文件系统

/proc 文件系统挂载到/mnt/gentoo/proc ,这样chroot后的环境里安装时也可以获取内核提供的相关信息,然后以bind方式挂载/dev 文件系统。

 挂载/proc和/dev

# mount -t proc none /mnt/gentoo/proc


# mount -o bind /dev /mnt/gentoo/dev


 

进入新的系统环境

现在所有的分区都已经被初始化,基本环境也已安装完毕,现在是到了该用chroot 进入新安装环境的时候了。这意味着我们从当前安装环境(安装光盘或者其他安装介质)切换到你安装的系统里(也就是被初始化的分区)。

完成chroot有三步。首先我们用chroot 把根文件系统从/ (安装介质里)切换到/mnt/gentoo (在你的分区里)。然后我们使用env-update 来建立新的环境,也就是创建新的环境变量。最后我们用source 加载这些变量。

 chroot到新环境里

# chroot /mnt/gentoo /bin/bash


# env-update


>> Regenerating /etc/ld.so.cache...
# source /etc/profile


# export PS1="(chroot) $PS1"


祝贺你!你现在已经在你自己的Gentoo Linux环境里了。当然这离安装完成还有段时间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d9ef5828b597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 Vue.js 实现一个带有动画效果的“回到顶部”功能。Vue.js 是一款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流行 JavaScript 框架,其组件化和响应式设计让实现这种交互功能变得十分便捷。 首先,我们来分析 HTML 代码。在这个示例中,存在一个 ID 为 back-to-top 的 div 元素,其中包含两个 span 标签,分别显示“回到”和“顶部”文字。该 div 元素绑定了 Vue.js 的 @click 事件处理器 backToTop,用于处理点击事件,同时还绑定了 v-show 指令来控制按钮的显示与隐藏。v-cloak 指令的作用是在 Vue 实例渲染完成之前隐藏该元素,避免出现闪烁现象。 CSS 部分(backTop.css)主要负责样式设计。它首先清除了一些默认的边距和填充,对 html 和 body 进行了全屏布局,并设置了相对定位。.back-to-top 类则定义了“回到顶部”按钮的样式,包括其位置、圆角、阴影、填充以及悬停时背景颜色的变化。此外,与 v-cloak 相关的 CSS 确保在 Vue 实例加载过程中隐藏该元素。每个 .page 类代表一个页面,每个页面的高度设置为 400px,用于模拟多页面的滚动效果。 接下来是 JavaScript 部分(backTop.js)。在这里,我们创建了一个 Vue 实例。实例的 el 属性指定 Vue 将挂载到的 DOM 元素(#back-to-top)。data 对象中包含三个属性:backTopShow 用于控制按钮的显示状态;backTopAllow 用于防止用户快速连续点击;backSeconds 定义了回到顶部所需的时间;showPx 则规定了滚动多少像素后显示“回到顶部”按钮。 在 V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