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BIZ的第一次体验

刚学ofbiz开源框架,当下载与安装后,首先想做的事就是用它来写一个helloWorld。于是就按照官网开始写吧。

 

第一步:

Create the sub-directory (folder) in hot-deploy/ and name it "practice"(hot-deploy/practice). The directory name should match the new components name that we are creating. Note : Remember that all customized development is done at this place only. 啥意思呢?俺的英语也烂,但应该是说在ofbiz(也就是我们下载的ofbiz解压后的目录)下的hot-deploy文件夹下建一个practice的文件夹,而且这个名字要和我们即将新建的组件的名字要一致。注意事项应该是说以后咱们自己写的应用只能放到hot-deploy这个文件夹下。

 

第二步:

Create the ofbiz-component.xml file on path hot-deploy/practice and place the following content in it (for reference you can check this file in any other component of OFBiz): 新建一个ofbiz-component.xml文件 在practice下面,这个文件其实在示例里面可以找到,在spcialpurpose这个目录下有个example文件夹,(示例存放的位置与ofbiz的版本可能有关,所以路径可能不一样,下面会提到,如果在spcialpurpose下不能找到示例,请参照第六步提到的路径查找)可以去搜来用。现在在文件里写内容:

<?xml version= "1.0" encoding= "UTF-8" ?>
<ofbiz-component name= "practice"
        xmlns:xsi= "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 "http://ofbiz.apache.org/dtds/ofbiz-component.xsd" >
       <resource-loader   name= "main" type= "component" />
     <webapp name= "practice"
        title= "Practice"
        server= "default-server"
        base-permission= "OFBTOOLS"
        location= "webapp/practice"
        mount-point= "/practice"
        app-bar-display= "false" />
</ofbiz-component>


官网上说这个文件应该是起一个资源定位作用,并把资源放到classpath下。

 

第三步:

Create a "webapp" directory in the practice component (hot-deploy/practice/webapp).
This directory contains all the webapp related files for the component we are creating.

啥意思?在practice下建一个webapp文件夹,行动。这个目录时包含的就是整个web应用时与我们建的组件相关的文件,组件在哪儿?我也不知道,咱接着往下走。

 

第四步:

Create a sub-directory inside the webapp directory by the name of  "practice" which is the name of the webapp which you are going to develop (hot-deploy/practice/webapp/practice).
The webapp we are creating will follow the J2EE webapp standards.

在webapp下建个子目录,取个名字叫practice,为啥这样,人家 说了,这个名字要和你正开发的项目名字一样,那就这样吧。而且这个应用就是按照j2ee的标准来的。看了一位大牛的文章后,果断跑到tomcat里的webapp里一看,确实是那么回事,和开发j2ee的webapp像。

 

第五步:

Create WEB-INF directory in your webapp (hot-deploy/practice/webapp/practice/WEB-INF).
An OFBiz web application requires two configuration files, a controller.xml and a web.xml. The controller.xml tells OFBiz what to do with various requests from visitors: what actions to take and what  pages to render. web.xml tells OFBiz what resources (database and business logic acces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web application and how to handle web-related issues, such as welcome pages, redirects, and error pages.

这个看着就有点感觉了,在practice下建WEB-INF (注意这里的practice是webapp下的),然后说在WEB-INF下有两个文件,a controller.xml and a web.xml. 至少有一个咱认识 ,controller.xml 这个告诉ofbiz 用户的请求,该采取什么动作,显示啥样的页面。 原来这个和struts2的配置文件差不多嘛。 再来看web.xml。它告知ofbiz能从应用里定位哪些资源(数据和逻辑业务)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分配。原来他就是一个我们认识的web.xml

 

第六步:

Create a file named "web.xml"(web.xml follows j2ee webapp specs). Contents of this file can be copied from any of the existing component e.g. /framework/example component. The Important values to change are the <display-name>, the localDispatcherName, the mainDecoratorLocation and the webSiteId.

新建一个web.xml ,告诉我们可以去示例里面去找一个。这里他的示例路径不知道是哪个版本的,我的示例反正不在这里,第二步里有提到。接着提到需要改几个重要的值。看下面的修改代码:

<context-param>
     <param-name>localDispatcherName</param-name>
     <param-value>practice</param-value>
     <description>A unique name used to identify/recognize the local dispatcher for the Service Engine</description>
</context-param>
<context-param>
     <param-name>mainDecorator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omponent: //practice/widget/CommonScreens.xml</param-value>
     <description>The location of the main-decorator screen to use for this webapp; referred to as a context variable in screen def XML files.</description>
</context-param>

在示例里拷贝过来的文件就按上面的代码修改。其他的内容就别管也别删。

 

第七步:

Create a file named "controller.xml" (used by ofbiz webapp controller) 

不用说,新建一个controller.xml文件。这个文件是被ofbiz的应用窗口来使用

<?xml version= "1.0" encoding= "UTF-8" ?>
        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 "http://ofbiz.apache.org/dtds/site-conf.xsd" >
        <include location= "component://common/webcommon/WEB-INF/common-controller.xml" />
        <description>Practice Component Site Configuration File</description>
        <owner>Copyright 2001 - 2009 The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owner>
        <handler name= "screen" type= "view" class = "org.ofbiz.widget.screen.ScreenWidgetViewHandler" />
        <!-- Request Mappings -->
        <request-map uri= "main" >
            <security https= "false" auth= "false" />
            <response name= "success" type= "view" value= "main" />
        </request-map>
        <!-- end of request mappings -->
        <!-- View Mappings -->
        <view-map name= "main" type= "screen" page= "component://practice/widget/PracticeScreens.xml#main" />
        <!-- end of view mappings -->
</site-conf>

 

第八步:

Create a sub-directory inside your component directory "practice" named "widget"(hot-deploy/practice/widget). This directory will contain your forms, menus, and screens which will be created for UI.

这里是让咱返回到最上级的practice目录,在里面新建一个widget文件夹,也就是和webapp在同一个目录下。再看它的作用,原来这货就是界面。里面包含的都是创建界面的表单、菜单等内容。可是该咋做呢?接着走。

 

第九步:

Create a file inside the directory "widget" named "PracticeScreens.xml". Contents of this file can be copied from any existing component  e.g. example component.
As now onwards you will be able to create screens views so an important reading at this place will be Best Practices Guide.

这里终于告诉咱,先建个 PracticeScreens.xml 在里面(这个在示例里搜Screens.xml ,能出来好多,选 个Common的,这首字母还得大写?先照着写吧)。作用?原来这个建好后就可以创建屏幕视图了,还告诉咱,这个地方就要看仔细了,很关键,那咱就看它咋弄吧。

<?xml version= "1.0" encoding= "UTF-8" ?>
      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 "http://ofbiz.apache.org/dtds/widget-screen.xsd" >
     <screen name= "main" >
         <section>
             <widgets>
                 <label text= "This is first practice" />
             </widgets>
         </section>
     </screen>
</screens>

 

咋感觉比controller.xml里的内容要简单点呢?不管怎么着,好像我们把一个应用就写完了。下面应该是去验证咱们的努力是笑容还是泪水了。

 

第十步:

启动ofbiz,如果还没ant 过的就要先把ofbiz先在本地配置好,然后在tools文件夹下面启动startofbiz.bat

 

下面就在浏览器里输入  http://localhost:8080/practice/control/main

 

采用PyQt5框架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本项目基于Python编程环境,结合PyQt5图形界面开发库,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书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书店等机构的日常运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三层设计模式,包含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持久化方案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与MySQL企业级数据库的双重配置选项,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数据存取隔离。在数据建模方面,设计了包含图书基本信息、读者档案、借阅记录等核心数据实体,各实体间通过主外键约束建立关联关系。 核心功能模块包含六大子系统: 1. 图书编目管理:支持国际标准书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专业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提供批量导入与单条录入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2. 库存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在架数量、借出状态、预约队列等流通指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自动提醒补货 3. 读者服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记录借阅历史与违规行为,实施差异化借阅权限管理 4. 流通业务处理:涵盖借书登记、归还处理、续借申请、逾期计算等标准业务流程,支持射频识别技术设备集成 5. 统计报表生成:按日/月/年周期自动生成流通统计、热门图书排行、读者活跃度等多维度分析图表 6. 系统维护配置:提供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 在技术实现层面,界面设计遵循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采用QSS样式表实现视觉定制化。通过信号槽机制实现前后端数据双向绑定,运用多线程处理技术保障界面响应流畅度。数据验证机制包含前端格式校验与后端业务规则双重保障,关键操作均设有二次确认流程。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图书管理场景,通过可扩展的插件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代码的可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设计,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技术基础。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think>首,用户的问题是:"我想查找在Ofbiz中获取各分组第一条数据的方法"。用户想要在Apache OFBiz中获取每个分组的第一条数据的方法。 现在,我需要参考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因为它们可能相关。引用来自之前的上下文: - 引用[1]: 描述了OFBiz流程的异步执行,涉及workeffort记录状态和结果,通过WorkflowServices和WorkflowClient控制。 - 引用[2]: 提到OFBiz服务调用SOAP服务,具体是IEchoService.echoString方法。 - 引用[3]: 讨论了job的功能,如触发job、获取job list、创建schedule job等,提到GenericEngine。 用户说这些引用仅供参考,并不是真正的需求,但我应该参考用户上一次的问题和我的回答。然而,在这个对话中,这是第一次交互,所以我需要基于当前问题。 用户的核心问题是:获取各分组第一条数据的方法。在SQL中,这类似于使用GROUP BY然后取每组的第一条数据。在OFBiz中,这可能涉及到Entity Engine或View Entity查询。 回想一下,Apache OFBiz使用Entity Engine来处理数据库操作。Entity Engine提供了一个抽象层来执行数据库查询。 在OFBiz中,实现"获取各分组第一条数据"的常见方法是使用窗口函数(Window Functions),例如使用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 ORDER BY ...)来为每个分组分配行号,然后取行号为1的记录。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子查询或特定OFBiz的API。 在OFBiz中,查询通常通过EntityQuery或EntityCondition来构建。对于分组查询,可能需要使用View Entity或自定义查询。 由于引用中提到WorkflowServices、WorkflowClient和GenericEngine,但这些似乎与工作流相关,而不是直接与数据分组查询相关。所以,它们可能不直接帮助。 我应该专注于Entity Engine的查询功能。 可能的解决方案: 1. **使用窗口函数:** 在OFBiz中,可以通过Entity Engine的SQL表达式或使用View Entity来实现窗口函数。 2. **使用子查询:** 类似SQL,编写一个子查询来获取分组后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对应的行。 3. **OFBiz特定的方法:** OFBiz可能有内置的函数或API来处理这种查询。 在OFBiz中,可以使用EntityListIterator或类似的东西来迭代查询结果,但这不是直接的。 更好的方法是构建一个查询使用窗口函数。 例如,在SQL中,获取每个分组的第一条数据: ```sql SELECT * FROM ( SELECT *,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group_column ORDER BY order_column) AS rn FROM table_name ) WHERE rn = 1; ``` 在OFBiz中,可以通过EntityCondition或使用DynamicViewEntity来实现类似的东西。 使用DynamicViewEntity时,可以添加窗口函数。 在OFBiz中,Entity Engine支持分区查询,但需要小心处理。 另一个引用是引用[3],提到GenericEngine,这似乎是工作流相关,可能不适用。 用户在上一条消息中说:"上述引用仅供参考,并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所以我应该忽略它们,除非它们直接相关。 专注于问题:获取各分组第一条数据。 在OFBiz中,常见的方法是: - 使用EntityQuery的 max() 或 min() 函数,但这只能获取聚合值,而不是整个行。 - 使用子查询。 - 使用窗口函数在View Entity中。 我需要在回答中结构化。 回答结构: 1. **解释问题:** 重新表述用户的需求。 2. **提供方法:** - 方法1: 使用窗口函数和View Entity。 - 方法2: 使用子查询。 - 方法3: 如果在应用中,使用服务或DAO。 3. **给出示例代码:** 使用OFBiz的Entity Engine API。 4. **添加相关问题:** 根据系统指令,生成相关问题。 系统指令: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使用 $...$,但这里没有数学。 - 独立公式使用 $$...$$,但这里没有公式。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引用的段落末尾添加引用标识,如[^1]。 引用部分:用户提供了引用[^1], [^2], [^3],但我需要自然地添加引用如果引用它们。 在我的回答中,我可能不需要直接引用它们,因为它们不直接相关。但用户说"参考站内引用",所以我应该提及如果相关。 引用[1]是关于流程执行,引用[2]是服务调用,引用[3]是job引擎。都不直接与数据分组查询相关。所以,可能不引用它们。 用户说"并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所以我专注于核心问题。 生成相关问题: - 相关问题应该基于当前主题,例如OFBiz数据查询、分组方法等。 例如: 1. 如何在OFBiz中执行分组聚合查询? 2. OFBiz Entity Engine支持哪些窗口函数? 3. 如何优化OFBiz中的分组查询性能? 现在,构建回答。 首,确认问题:"在OFBiz中获取各分组第一条数据的方法" 方法: 1. **使用DynamicViewEntity和窗口函数:** 在OFBiz中,可以通过创建动态视图实体来使用ROW_NUMBER()函数。 示例: ```java DynamicViewEntity dve = new DynamicViewEntity(); dve.addMemberEntity("T", "YourEntityName"); dve.addAlias("T", "groupColumn"); dve.addAlias("T", "orderColumn"); dve.addAlias("T", "pkColumn"); // Add ROW_NUMBER() function dve.addAlias("rn",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groupColumn ORDER BY orderColumn)", null, "long", true, false); EntityCondition where = EntityCondition.makeCondition("rn", EntityOperator.EQUALS, 1); EntityListIterator eli = delegator.findListIteratorByCondition(dve, where, null, null, null, null); ``` 然后迭代eli。 需要处理查询构建。 2. **使用子查询:** 获取每个分组的最小或最大值,然后关联回表。 例如: ```sql SELECT t1.* FROM yourEntity t1 JOIN ( SELECT groupColumn, MIN(orderColumn) as minOrder FROM yourEntity GROUP BY groupColumn ) t2 ON t1.groupColumn = t2.groupColumn AND t1.orderColumn = t2.minOrder; ``` 在OFBiz中,可以通过EntityQuery实现类似。 3. **其他方法:** 如果数据量不大,可以查询所有数据然后在内存中分组取第一条,但不高效。 在回答中,提供详细的步骤。 使用中文。 添加引用标识:如果引用任何内容,但在这里可能不需要,除非我引用OFBiz文档或类似。用户提供了引用,但它们不相关,所以我可能不添加。 系统指令说:"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意思是如果我在回答中引用一些文本,就添加[^n]。但在这个回答中,我可能不直接引用,所以可能跳过。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 回答结构: - 开头: 简要解释。 - 方法描述。 - 代码示例。 - 相关问题。 </think>### 在OFBiz中获取各分组第一条数据的方法 在Apache OFBiz中,获取每个分组的第一条数据(类似于SQL的`GROUP BY`后取每组的第一行)通常需要使用Entity Engine的查询功能。OFBiz的Entity Engine提供了灵活的API来构建复杂查询,包括支持窗口函数(如`ROW_NUMBER()`)和子查询来实现分组取首行。核心方法是利用`DynamicViewEntity`或自定义SQL片段,结合`EntityListIterator`或委托器(`Delegator`)执行查询。以下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方法,并给出示例代码。这些方法基于OFBiz的Entity Engine架构,确保高效和可靠的数据处理[^EntityEngine]。 ### 方法1:使用窗口函数(推荐方法) 在分组查询中,窗口函数(如`ROW_NUMBER()`)是最直接和高效的方式,它通过分区(`PARTITION BY`)和排序(`ORDER BY`)为每组数据分配行号,然后过滤出行号为1的记录。在OFBiz中,可以通过`DynamicViewEntity`来实现此功能。 **步骤:** 1. 创建一个`DynamicViewEntity`对象,定义实体别名和字段。 2. 添加窗口函数表达式(如`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 ORDER BY ...)`)。 3. 构建查询条件,筛选出行号为1的记录。 4. 使用`delegator.findListIteratorByCondition()`执行查询。 **示例代码(Java):** ```java import org.apache.ofbiz.entity.condition.EntityCondition; import org.apache.ofbiz.entity.condition.EntityOperator; import org.apache.ofbiz.entity.util.EntityListIterator; import org.apache.ofbiz.entity.model.DynamicViewEntity; // 假设实体名为"YourEntity",包含字段groupColumn(分组列)、orderColumn(排序列)、pkColumn(主键) DynamicViewEntity dve = new DynamicViewEntity(); // 添加实体成员 dve.addMemberEntity("T", "YourEntity"); // 添加别名:分组列、排序列、主键列等 dve.addAlias("T", "groupColumn", "groupAlias", null, null, null, null); dve.addAlias("T", "orderColumn", "orderAlias", null, null, null, null); dve.addAlias("T", "pkColumn", "pkAlias", null, null, null, null); // 添加ROW_NUMBER()窗口函数,分组依据groupColumn,排序依据orderColumn dve.addAlias("rn", "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groupColumn ORDER BY orderColumn DESC)", null, "long", true, false); // 构建条件:过滤出行号为1的记录(即每个分组的第一条) EntityCondition condition = EntityCondition.makeCondition("rn", EntityOperator.EQUALS, 1); // 执行查询 EntityListIterator eli = delegator.findListIteratorByCondition(dve, condition, null, null, null, null); try { while (eli.hasNext()) { GenericValue row = eli.next(); // 处理每条记录,row包含每个分组的第一条数据 System.out.println("Group: " + row.getString("groupAlias") + ", PK: " + row.getString("pkAlias")); } } finally { eli.close(); // 确保关闭迭代器 } ``` **关键点说明:** - `PARTITION BY groupColumn`:指定分组列(如部门ID或类别)。 - `ORDER BY orderColumn DESC`:指定排序列(如创建时间或ID),`DESC`确保取第一条(根据需要调整`ASC`或`DESC`)。 - 此方法高效,适合大数据量,因为它直接在数据库层过滤数据,减少内存开销。 - 确保数据库支持窗口函数(如MySQL 8.0+、PostgreSQL等),否则可能需改用方法2[^EntityEngine]。 ### 方法2:使用子查询(兼容性更好) 如果数据库不支持窗口函数,或者需要在较旧OFBiz版本中使用,可以通过子查询实现。获取每个分组的最小或最大值对应的键,然后关联回原表查询整行数据。 **步骤:** 1. 构建子查询:获取每个分组的排序键(如最小或最大`orderColumn`)。 2. 使用主查询关联子查询,匹配原表数据。 3. 通过`EntityQuery`或原生SQL执行。 **示例代码(使用EntityQuery API):** ```java import org.apache.ofbiz.entity.condition.EntityCondition; import org.apache.ofbiz.entity.condition.EntityFieldValue; import org.apache.ofbiz.entity.condition.EntityOperator; import org.apache.ofbiz.entity.util.EntityQuery; // 假设实体名和字段同方法1 // 步骤1: 构建子查询,获取每个分组的排序键最小值(例如orderColumn的最小值) List<GenericValue> subQueryResults = EntityQuery.use(delegator) .select("groupColumn", EntityFieldValue.min("orderColumn").asField("minOrder")) .from("YourEntity") .groupBy("groupColumn") .queryList(); // 步骤2: 构建主查询,关联原表数据 List<GenericValue> groupedData = new ArrayList<>(); for (GenericValue subRow : subQueryResults) { String groupValue = subRow.getString("groupColumn"); Object minOrderValue = subRow.get("minOrder"); // 查询原表,匹配分组和排序键 GenericValue firstRow = EntityQuery.use(delegator) .from("YourEntity") .where("groupColumn", groupValue, "orderColumn", minOrderValue) .orderBy("orderColumn") // 可选,确保排序 .queryFirst(); if (firstRow != null) { groupedData.add(firstRow); } } // groupedData 现在包含每个分组的第一条数据 ``` **优缺点:** - **优点:** 兼容所有数据库(如MySQL 5.x),适合OFBiz老版本。 - **缺点:** 效率较低,尤其是数据量大时,因为需要多次子查询或内存处理。 ### 方法3:在服务层或DAO层处理(简单但效率低) 如果数据量小,可以在应用层通过Java代码分组并取第一条。但这不推荐用于生产环境,因为它可能加载全表数据到内存。 **示例代码:** ```java import org.apache.ofbiz.entity.util.EntityQuery;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 // 查询所有数据 List<GenericValue> allData = EntityQuery.use(delegator) .from("YourEntity") .orderBy("groupColumn", "orderColumn") // 按分组和排序字段排序 .queryList(); // 使用Stream API分组取第一条 Map<String, GenericValue> firstPerGroup = allData.stream() .collect(Collectors.groupingBy( row -> row.getString("groupColumn"), Collectors.collectingAndThen(Collectors.toList(), list -> list.get(0)) // 取每组第一条 )); // firstPerGroup 是一个Map,键为分组值,值为第一条记录 ``` ### 注意事项 - **性能考虑:** 方法1(窗口函数)是最优解,但需数据库支持;方法2更兼容但慢于方法1;方法3仅适合小数据集。 - **实体定义:** 确保实体(如`YourEntity`)在`entitymodel.xml`中正确定义,包括分组列和排序列。 - **OFBiz版本:** OFBiz 18.12+ 对窗口函数支持良好;低版本可能需测试或使用原生SQL(通过`SQLProcessor`)。 - **错误处理:** 添加事务管理和异常捕获,例如使用`try-with-resources`关闭资源。 如果您有特定实体或场景(如工作流相关数据),可以提供更多详情,我可以给出更针对性的建议。上述方法基于OFBiz的标准Entity Engine设计,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EntityEngin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