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软件质量因素在CMMI评估时如何蒙混过关?

在准备CMMI评估过程中,面对与实际工作差距巨大的非功能性需求,特别是性能方面的需求,如何通过需求跟踪矩阵(RTM)进行合理记录和应对。文章探讨了在缺乏实际性能测试情况下,如何在CMMI评估中处理此类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段时间在准备CMMI评估,实际情况跟CMMI3里的要求相去甚远(终于可以用天壤之别了),可为了评估通过得编剧本,再演练。演练过程问题多多,今天把这么一个问题记下来与大家讨论。

RTM(需求跟踪矩阵)里的对非功能性的用户需求怎么考虑?

问题是这样发现的:演练时,问软件性能怎么具体测? 被问者支支吾吾后(实际情况是我们现在做的软件从来就没有关注做性能这一块)... 提问者又追问做需求人员:性能方面的需求当时怎么考虑的?RTM中怎么跟踪的?

实际情况根本没有实质内容。

演练下来后,PM让我把RTM里对非功能方面的需求补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就补吧。 于是硬着头皮从假需求文档中像模像样地把那些非功能方面的需求拷到RTM中。 里边有这么个质量需求,内容是这么几个关键字:正确性 健壮性 可靠性 性能效率 易用性 安全性 可扩展性 兼容性 可移植性。 比猫画虎地把这些字放到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的RTM中。 可到设计时出事了:这么几个大而全且没有具体度量方式的要求怎么在设计里体现出来?

想在网上搜下看,能不能找到点线索。

无果。

不过,有这么一篇文章让我深入地明白了上面那些大而全的词是影响软件的”十大质量因素“。

现在不跟大家讨论这十大因素在实际中怎么考虑了,转而求其次地,大家说说看这些针对这些因素怎么能在CMMI评估中蒙混过关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