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日志读后感之七十一

[quote]
[b]三月十四日 企业的普遍准则

企业准则不只是值得探求的东西,更是今天企业生存的条件。[/b]

不仅仅是商业机构,任何机构都必须为其日常管理确立四种并行不悖的企业行为。第一种行为:要有系统地放弃不再符合最优化资源配置的产品、服务、流程、市场分销渠道等;第二种行为:任何机构都必须进行持续而系统化的改进;第三种行为:进行系统化和连续性的开发,特别是要挖掘企业所取得的成功;第四种行为:进行系统化创新,即对废旧产品,或者更确切来讲,是对组织中今天最为成功的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为产品创造出不同的未来前景。我想要强调的是,这些准则并不只是值得探求的东西,更是今天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

[b]行动指南:[/b]

放弃那些行将就木的产品,确立一种系统来发掘你企业的成功之道,并系统地制定企业的创新方法。

[b]摘自:[/b]

彼得.德鲁克“管理的新范式”(Management’s New Paradigms)原载于《福布斯》杂志。
《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未来社会》(The Next Society)(美国Corpedia德鲁克网上管理课程)
[/quote]
[b]评注:[/b]

老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世易时移,开门七件事也与时俱进有了新说法:衣、食、住、行、求学、看病、养老。离开这新老七件事,老百姓就活不下去。德鲁克给出了企业开门四件事:勇于放弃、持续改进、挖掘成功、系统创新。做不好这四件事,企业就无法生存。

企业四件事,本身不难理解,在前面的日志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述。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问题千差万别,如何把纲领性的思考,和企业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才是管理的难点和关键,也是管理者不能逃避的责任。每个企业都在有意无意地做着这四件事,只是因为学识、视野和格局的不同,因为影响力、执行力和领导力的不同,企业才有了不同的命运。

最近世界经济动荡不安,国内出口依赖型企业更是遭受重创。生死关头,企业不得不放弃,也不得不创新。一种比较自然的思路,就是从外贸转为内销,从增加出口转为扩大内需。于是很多专家和企业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政府,希望政府大手笔地消费买单。

张五常在“鼓励内供远胜鼓励内需”的博客中,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值得企业家思考。张五常所说的内供,是“鼓励私营的工业转向为供给国内的市场而产出。不是说对外贸易不重要,而是面对出口大减,向国内市场打主意绝对是正着”。道理说出来也很简单,内需本质上不是靠政府来拉动,而只能是因为市场有需求,有愿意付费的顾客。企业找准了顾客,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对大多数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来说,等着政府救市并不现实。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变革图存,这本来就是企业的日常行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经济形势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悲观。放弃、改进、挖掘、创新,只要在行动,就会有机会和希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